香港亂局變本加厲,經濟已失去穩定的基礎。在這個時候,港府反而放寬住宅按揭成數,致使近月樓市價量齊升,市場對高成數按揭的需求大幅增加,變相令這個全球最難負擔的樓市,風險進一步增加。偏偏低息環境下,用家對負資產的警惕不足,所謂「禍患常積於忽微」,人禍猛於虎,莫過於此!
繼土地註冊處數據顯示,十月全港二手住宅買賣登記按月回升逾兩成後,上周香港二手樓價指數不但結束了十周跌浪,更創下十五周以來最大單周升幅。顯見放寬樓按,確實激起了樓市成交和價格,這與香港的社會激烈動盪、百業蕭條,形成強烈對比。
更有按揭代理指出,最近的按揭申請者八成都傾向敍做高成數按揭,對按保的需求顯著增加。無他,美國減息後,香港各大銀行亦宣布降低最優惠利率,在低息預期進一步確立下,用家受到政府的「鼓勵」,更進取申請按揭貸款,借多一點,買大一點。可以預計,明年首季按保提取宗數及金額必明顯飆升,當真福禍難料!
首先,這批在經濟轉差而樓價高企時候以高成數按揭上車的用家,財務槓桿風險自然更大。一旦樓價下跌逾一成,這批上車的用家便會變成負資產一族。其次是,目前接近年底,銀行多已完成今年的放貸目標,故在發放樓按貸款方面會較保守,但當新一年度又要開始「跑數」時,礙於經濟景氣差劣,企業及消費貸款需求不前,相信樓按業務會繼續是各大銀行必爭之地,到時貸款資產質素的變化值得注視,最怕變成另一個拖垮經濟的計時炸彈。
當然,有人會話,香港過去亦曾出現負資產,按揭計劃年期長,長命債長命還,樓價終會重納升軌,負資產非「洪水猛獸」云云。其實這個說法建基於一個大膽假設,就是香港樓市會維持過去的周期變化,十年八載又一個周期來臨,買樓肯「坐貨」就不會輸。但別忘記,逾十年的長期低息環境,以及當前香港的政經困局,是前所未有。內地資金對投資海外資產的需求,亦隨着內地經濟發展而在起變化。誰能百分百確保,負資產必有翻身之日?
強如美國,當年也未及察覺次按問題的嚴重性,最終演變成一場金融海嘯。香港的社會資源長期傾側地產,政府本應吸取教訓築好安全防線,而並非去主動添油撥火,在無法彌補土地政策的缺失下,着手以增加金融槓桿來滿足政治目的。看來天災再可畏,都比不上人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