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至十二月內地醫藥業集體採購事件,令A股和港股一萬億元市值蒸發。早前市場普遍預期,由獨家中標改為三家中標,中標價格就會平穩。但事實並非如此,熱門品種價格降幅超預期。
例如去年正大天晴的藥物恩替卡韋以降價90%以上的代價0.62元(人民幣‧下同)中標,今年正大天晴續降價至0.58元,但在蘇州東瑞、百奧藥業和廣生堂的圍剿下仍未中標。此外,中國生物製藥(01177)最終有5個產品入圍,除瑞舒伐他汀鈣片外,其他入圍品種的降價幅度都不大。
誰搶佔上游資源,誰就是贏家!沒有原料藥供應優勢的仿製藥企業,與有原料藥的仿製藥企業比較,就如「赤腳的對抗穿鞋的」。明年三月,「4+7」城市試點帶量採購到期,新一輪的競標將開始。那時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企業將增加,競爭無疑也會更激烈。
未入圍的小企業面臨限制產能,藥品集中採購(GPO)在全國擴展後,小企業料將面臨產能閒置後遭淘汰,最終退出市場。
另方面,像賽諾菲的外資原研藥企參與低價競爭。外資仿製藥企,特別是印度藥企進入中國市場,將與內地仿製藥持續競爭。
不過,低價策略料難持續,因這將打擊仿製藥企業供應熱情、生產工藝質量、營運管理,同時也會讓市民對於採集、一致性評價產生擔憂,因此,醫保局應落實低價藥的原則,控費到一定程度後,把工作重點放在高價產品的議價、藥物經濟學評價、醫保目錄內無效產品的清理。
就「4+7」城市採購的25個品種來看,石藥集團(01093)的氯吡格雷中標,預計全年收入貢獻4億元。公司表示,未來將有9至10個品種參與第二輪帶量採購。
至於中生製藥,三至五年後,過億元銷售額產品料突破60個,10億元銷售額的重磅產品料突破15個以上。同時,兩大龍頭短期持續有沽售壓力,中生製藥可逢低買入。
(作者為香港註冊持牌人士,持牌號碼:AQA458。作者及其聯繫者並未擁有上文提及或評論的上市法團的任何財務權益)
國泰君安國際(投資諮詢部)聯席董事
作者:王昕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