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內外交困,企業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及減薪等消息不斷,不少人開始對經濟前景感徬徨,期望盡快回復到六月前般平靜。不過,有領先指標顯示,今次經濟寒冬仍未到最凜冽階段,積穀防饑依然是上策。
有「全球經濟晴雨表」之稱的南韓出口繼續疲弱,該國剛公布,九月首廿天的出口總額僅285億美元,按年大跌21.8%,全月「埋單」很大機會連挫十個月。值得留意的是,期內半導體出口狠降39.8%,石油產品和汽車出口亦分別大跌20.4%和16.6%。它們全部具有前瞻能力,數值愈差,代表全球經濟前景愈不濟。若依區域細分,期內對中國出口大跌近三成;對美國、日本、歐盟,以及越南的出口也清一色分別下降20.7%、13.5%、12.9%,以及2.1%。
換言之,貿易戰繼續重創全球經濟,反映智能產品需求的半導體出口弱勢未改,意味着肩負起近年經濟增長「火車頭」的智能科技產業了無起色,全球消費低迷,情況令人擔憂。
除了觀察南韓出口外,就業狀況也具啟示作用,尤其有「百業之母」稱號的銀行業依然重災!據媒體最新統計顯示,全球銀行業年內已公開披露的裁員人數升至接近六萬,幾乎全部在歐洲,反映當地近五年實行的負利率政策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央行要救市顯得十分棘手。由於經濟環環相扣,銀行業不景氣,意味歐洲各行各業也身陷險境,而整個歐元區所有國家加起來的經濟總量是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該區不振,單靠美國微弱的2%左右經濟增長,絕不足以拉動全球欣欣向榮。
更重要的是,中國也面對救市艱難!縱使近期公布的一連串數據失色,包括八月工業生產增長創下○二年以來最慢、出口意外萎縮,以及生產者價格指數陷入通縮等,皆反映當局要救市,惟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昨日表明,不會推出大規模減息或量化寬鬆政策!其口脗與以往的官員大相逕庭,若是以前,遇到經濟數據如此差勁,當局必會增大債務催谷經濟。然而,現時易綱的表態,反映內地已明顯意識到債務不能持續,並開始影響到金融體系穩定。短期來看,當局救市遇掣肘,金融市場難大漲,企業融資渠道又少了。
誠然,全球經濟自○九年起,人為地靠不斷泵水創造了十年榮景,惟恍如潮汐漲退,總有退潮之時,上述最新實況就是反映潮退的時候到了,絕不是一時三刻就能完結。或許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言:「潮退後便知誰沒穿泳褲。」目前顯然未到最壞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