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持續的示威活動引致社會動盪不安,港元以至聯繫匯率問題,再次成為國際金融界爭議焦點。除港元大淡友巴斯(Kyle Bass)繼續唱淡之外,「商品大王」羅傑斯早前接受外媒訪問時表示,假如人民幣達到完全自由兌換,港元或不會再與美元掛鈎,並可能完全消失。究竟港元與聯繫匯率制度是否仍有存在價值?人民幣可否取代港元?七大問題為你逐一拆解。
《基本法》規定港元為香港法定貨幣,所以政府及日常商業交易均以港元進行。由於香港為細小的開放型經濟體,完全沒有資金管制,一旦資金大量流入及流出,港元匯價及金融體系容易受到衝擊,故需要實施聯繫匯率,才能穩定匯價。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學家吳卓殷表示,當市場對港元出現嚴重信心危機,加上香港金融管理局的外匯儲備不足以支持匯價,聯繫匯率則有機會失守。然而,港元至今仍有十足的美元外儲支持,脫鈎機會極低。
若港元與美元脫鈎,並採取浮動匯率制度,港元勢大幅波動。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若港府放棄聯繫匯率,勢衝擊金融體系穩定,港元必定大上大落,來港做生意或投資的企業所承受匯率風險將急升。
另方面,港元與美元脫鈎後,金管局將重新取回加息或減息的權力,以因應經濟環境調整利率,但林俊泓指全球貨幣政策方向愈來愈相近,金管局某程度上仍要跟隨大環境走,政策自由度有限。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早年曾表示,若港元要與人民幣掛鈎,必須先符合四個條件,包括人民幣可完全自由兌換、內地沒有資本管制、內地金融市場有足夠的深度與廣度,以及中港經濟周期同步。
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李若凡指,目前僅中港經濟周期同步,惟內地的資本帳未完全開放,人民幣兌換外匯亦有嚴格限制,加上內地資產市場發展未夠成熟及多元化,香港巨額外匯基金難以尋找高流動性及安全的人民幣資產作儲備。
按此道理,倘港元與人民幣掛鈎,一旦港元匯價受衝擊,於上述限制下,金管局將難以像港元與美元掛鈎時,隨時大規模動用或出售當時持有的人民幣資產,削弱「護價」的能力。
李若凡解釋,以人民幣邁向自由兌換為例,意指無論何時何地,個人或企業均可將人民幣兌換成其他貨幣,而且沒有行政審批或兌換額度限制,同時容許資金自由進出內地或其他地區。
內地資產和金融市場發展尚未成熟,李若凡說,若人民幣於現時自由兌換,將面對可能來自全球炒家或大鱷的投機衝擊,內地資金會積極尋找其他外國投資機會,投資者或紛紛將人民幣兌換為美元,令人民幣匯價大幅波動。同時,內地本身仍傾向控制匯價,並維持資本管制,所以人民幣短期難以實現自由兌換。
吳卓殷認為,除人民幣要自由兌換等條件外,若人民幣要取代港元,其他條件如香港商業活動普遍要以人民幣進行交易,包括日常及金融市場產品。為顧及金融穩定性,人民幣首先要成為國際普遍認可及使用的儲備貨幣,才可望替代港元。目前香港主要交易均以港元或美元進行,故相信短期內人民幣未能取代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