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儲息口資訊亂 錯估形勢招動盪

金融市場引頸以待的美國聯儲局議息結果將於下周揭曉,按照慣例,主要官員本周將進入緘默期,不會再就貨幣政策發表演說。不過,有別於以往未開會已向市場傳遞明確共識,今次有投票權的官員們直至上周都顯現極大分歧,反映今次決策有機會出錯,後果可大可小!

縱使聯邦基金利率期貨上周五顯示,月底減息0.25厘的機會高達八成,一次過削0.5厘的機率僅兩成,但後者在上周曾急飆至超過一半,主因是聯儲局「第三號人物」、紐約聯儲銀行行長威廉斯提到,在經濟壓力迹象首度出現時,央行就應迅速減息,並獲總統特朗普認同。該番話隨即被官方澄清,指市場過分解讀,其後又有投票權的官員表態,目前經濟形勢不足以減息,才讓市場預期降溫。

從上述可見,聯儲局內部對減息、減多少、甚至維持利率不變,根本未形成共識。再者,當局對上一次加息是去年十二月,僅歷半年就掉頭減息,難免予人政策失誤之感,不排除下周的決定是一錯再錯,原因是全球跟隨!隨着各國認定聯儲局下調利率,上周已率先放鬆貨幣政策,南韓、印尼、烏克蘭,以及南非宣布減息。惟結果是這波減息潮未對新興市場帶來太大推動力,MSCI新興市場股票指數在公布減息後甚至下跌;韓圜、印尼盾、烏克蘭格里夫納,以及南非蘭特兌美元不跌反升。

當然,會有人說上述情況是「趁消息出貨」,但更值得深思的是,也反映減息根本無助提振經濟,因為人人也減,基本上就等於沒有行動,目前全球整體利率偏低,企業和個人借貸成本早已很便宜,但經濟沒有明顯地提高,再減息真的管用嗎?俗稱「央行之母」的國際清算銀行已警告,減息帶來的短期刺激可能弊大於利,僅靠零利率和量化寬鬆政策是無法實現真正的經濟增長和資產繁榮,加上央行的貨幣政策「彈藥庫」有限,結果可能是飲鴆止渴。

因此,市場有一派說法是誰減得較多,才是真正減息!舉例來說,南韓等央行減息0.25厘,聯儲局下周就要大削0.5厘,方能達致震懾效果,否則象徵式減0.25厘,屆時股市或跌、美元反升,惟當局未見有大刀闊斧的決心。

坦白說,今次聯儲局勢減息,深層原因相信是不願為長遠經濟健康而犧牲短期增長,這罵名背負不了。雖是人之常情,但只會讓經濟問題深化,債務不斷被滾大,終有爆煲之日,屆時滿街負資產,就業市場又迅速萎縮,後果難以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