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全球救經濟需四管齊下

單靠「貨幣政策」推動環球經濟的時代將告終!有「央行的央行」之稱的國際清算銀行(BIS)發表年度經濟報告,直言全球經濟增長再難純靠貨幣政策驅動,需要出動「其他政策」刺激,籲各國央行開動所有「引擎」保增長,又點名指中國繼續面臨去槓桿化的挑戰,隨時拖累整個新興市場經濟體。

強調貿易戰無贏家

全球經濟增長動力大減,BIS於最新年報中提出,若果要脫離具有風險的債務推動增長模式,須於貨幣政策、結構改革、財政政策,以及宏觀審慎措施四方面取得平衡。BIS總經理Agustin Carstens形容,只有「四管齊下」,在航行時才可對抗逆風,並保持長遠的飛行路徑。事實上,BIS於二○一八年已經提及,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之路充滿挑戰。

西太平洋銀行亞洲宏觀策略主管張淑嫻解釋,全球央行在二○○八年金融海嘯時減息幅度太大,形容「用得太多彈藥」,至今正常利率水平顯著低於當時水平,所以認同BIS所言,全球要貨幣和財政政策同時出擊,才足以刺激經濟增長,否則只會浪費「減息彈藥」。

她又說,新興市場近年普遍緊縮貨幣政策,彈藥會較充裕,而且通脹低企,減息行動對刺激經濟的信心,以及扣除通脹後的實質利率對投資者的吸引力,足夠抵銷與美元的息差收窄時,造成的走資壓力。

另外,BIS的報告亦提及,貿易局勢緊張及環球債務上升,目前全球經濟風險處處,尤其貿易風險升溫會為市場需求及投資前景加上陰霾,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則認為,今輪經濟放緩周期的癥結在於貿易戰,所以貨幣及財政政策均非治本之法,減息甚至會加劇貿易戰氣氛,他認為要刺激經濟增長,重點在於各國在貿易壁壘和知識產權問題上,能夠協調各方利益,同時調整經濟的結構,務求在新的貿易形勢下,保住企業的創新及競爭力。

內地去槓桿釀風險

其他風險方面,BIS指出,部分發達經濟體的銀行業盈利表現疲弱,又點名指中國作為主要新興市場經濟體,其去槓桿的進程成為另一風險因素,其遏制信貸增長的舉措大大拖累經濟活動。隨新興市場經濟體對全球金融狀況日趨敏感,令資本流動明顯加快。

BIS並指,中國當局冀平穩過渡至服務型經濟,轉型期間減少宏觀經濟風險,同時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並在過去一年,採取多項措施限制影子銀行活動。然而,過去十年間不少內地中小企依靠影子銀行融資,政府有關打擊舉措,令不少中小企的營運資金減少,以及盈利能力急劇下降。

新興市場經濟體的特點為外債增長快速,尤其集中於企業方面,從規模而論,中國為此系統經濟的重要一員。BIS認為,中國若在短期內抑制投資及經濟活動,會加大債務風險,甚會拖累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