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護士變身全職炒家玩完股票轉攻樓

本身是80後的Terence(黃敬凱)原從事手術室護士,由於深信個人投資有道,加上想趁年輕賺大錢,工作近4年後,他決意博一博成為全職炒家,高峰時曾經日炒逾百轉,結果靠炒賣細價股賺得第一桶金。今年股市急轉直下,這名全職炒家告白:股市難玩,所以要多元化諗財路,除了轉買中型股外,亦在海外置業,希望建立民宿小王國。

Terence大學時期修讀護士學系,畢業之後隨即加入相關的行業工作。事實上,他的投資始於二○○七年,當年中國中鐵(00390)上市,在家人推介下認購10手,結果中了兩手,轉售後共賺數千元。這次的經歷,令他體會到原來在股票市場可以單日賺過千元,亦因此展開投資路。

推理方式研細價股

「大學時期有幫人補習做兼職,賺到錢就入市!」當年他儲到錢後就買藍籌股,如建設銀行(00939)、工商銀行(01398)等,但一場金融海嘯,卻令他短時間內輸了十數萬元,等如近半身家,但他未因此而懼怕投資,更於低位撈貨,如當年增持建設銀行及南方A50(02822)等。

他續指,早年買賣大價股沒有令他的資產快速增加,故他開始研究細價股及炒賣方式,「細價股不如大價股消息透明,炒細價股就似玩推理遊戲,主要是研究幕後大股東的關係及消息。」

大學畢業後,他成為了手術室護士,並要輪班工作,如通宵工作的話,則白天可以炒股。他回憶道,「有時候因工作而全天不可炒賣,曾試過做手術時,有經紀打來催沽貨,但工作不能接電話,到手術完成後股價已跌了一半!」

監管趨嚴 減少交易

在二○一一至二○一五年時,他將數十萬元本金輾轉炒賣多次,獲利300萬元,及後再把本金炒至逾千萬元,為他的炒股生涯打了一支強心針。「當年做手術室護士,月入最少4萬元,但錯過沽貨時機可損失10萬元或以上!所以我就決定辭職成為全職炒家。」

不過,他坦言,在中美貿易戰下,近年股市較為波動,加上證監會對細價股加緊監管,他已減少買賣次數,由當年每日逾百次交易,減少至現時每日約十次交易。

在二○一七年起,他積極進行股票以外的投資,那年以660萬元買入南昌站上蓋匯璽,單位面積360方呎,現時已升值至約920萬元。早前他又投資了位於尖沙咀的四川菜餐廳。除此之外,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他相信台灣會是其中的得益者,故他於上月以接近200萬港元,買入位於高雄核心商貿區,一個建築面積1,300方呎的物業單位。

進軍台灣 拓展民宿

他認為,美國加徵關稅後,陸續會有大量內地工廠倒閉,部分廠家早前已搬遷到東南亞國家如越南、泰國等。而一些原來在中國設廠的台商,則會回流台灣,當中會選擇樓價較台北低、常住人口較少的高雄。他認為未來該市人口會大增,加上當地受政策扶持,料地區將「富起來」,從而推升樓價。

Terence形容,台灣就如未打磨的珍珠,不似曼谷、日本、內地有許多中介推銷,加上當地樓價低水。在往後日子他計劃在高雄或台灣多地買入幾個物業,以建立一個系統化的民宿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