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似冷戰 世界經濟臨巨變

隨着美國愈益打壓中國崛起,不容中資企業挑戰全球5G寶座,一場中美「科技冷戰」似乎已公然地開始了。回看上世紀美蘇冷戰持續逾四十年,到了美國前總統列根時代落幕,由美國執牛耳,此後世界就走着資本主義道路。目前狀況是誰能主導人工智能,就能掌握話語權,看來全球無可避免地再次面臨巨變。

事到如今,仍有分析認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壓榨華為,是貿易談判「極限施壓」的一部分,當達成協議後,禁令便會解除,情況猶如去年中興通訊事件般,雨過天青。這恐怕是天真的預期,相信中國領導層也絕不會這樣猜想,特朗普如此不留情面,反而會令中國更強烈地意識到不能再倚靠外來人供貨。可以預見的是,中國未來將會加倍努力自主研發智能手機作業系統、晶片、半導體科技,以及自訂新標準,世界極有可能自此分裂成兩個極端。

為了實現自我供給,預計中國政府將更多地補貼相關行業的研發費用,即一定會牴觸中美貿易協議的核心條款,令雙方更難妥協。若由此角度看,特朗普「晒冷」徵收所有中國進口貨品關稅的機會更高。的確,目前4G是由美國主導,當中尤以晶片大廠高通所收取的專利費用最廣泛。不過,5G絕非4G的升級版本,而是全新作業系統,華為更已在技術層面上佔先,美國要急起直追,繞過華為的基礎專利實需時間,反映美國打「科技冷戰」未必穩贏。

回顧上世紀美蘇冷戰始於一九四七年,終於一九九一年,當美國戰勝後,就穩坐世界霸主之位,改變了世界地緣政治格局,革新了每個人的生活習慣,華爾街時至今時今日,仍是全球金融市場的老大,引領經濟潮流。種種成就皆令人讚嘆、趨之若鶩。換言之,中美「科技冷戰」猶如一九四七年美蘇冷戰揭序,世界初期仍處觀望,不會立即出現巨變,但日子久了,就會明顯分成兩大陣營,之後就是決勝負的時候。

當特朗普決定公然打壓華為,相信亦自知覆水難收,如今中美就算能在貿易協議上「握手」,也絕不能從此相安無事。投資者與其遐想會大團圓結局,倒不如認真想想在「科技冷戰」下應如何自處。回看美蘇冷戰期間,避險資產黃金價格在數十年內累飆數倍,幅度媲美同期的美國股市,當雙方分出勝負後,股市才見明顯升浪。

在目前牌面上,美國固然佔優,惟慎防驕兵必敗,最後世界經濟如何演變,實在無人能測,現階段切勿胡亂押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