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證券無紙化諮詢惹詬病

證監會就本地證券市場實施無紙化交易措施,向市場提出為期三個月的「有關實施無紙化證券市場的經修改運作模式」的聯合諮詢,早前已結束,至於結果如何,相信很快便會有答案。這次諮詢,可以說是令人憂喜參半,喜的是本地市場期待了近30年,卻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證券無紙化措施,有望能夠實現。

耗時30年還未成事

不過,令人憂慮的是最新建議中,所謂證券無紙化實施模式,相對過去所提出過,曾遭詬病如「架床」的建議,這次更予人有「疊屋」的感覺,一項原本是很簡單便可付諸實行,且有全球大部分市場早已實施數十年的經驗可以借鏡的市場運作措施,本地財金當局花了近30年的時間考慮,最終將出來的建議,還竟然予人感覺有如「疊床架屋」,這又是為甚麼?

滬深先行 系統完善

筆者早前說過,發展歷史未到三十年的中國內地股票市場,於九○年開展運作後,已實行無紙化交易,十一年後,即○一年,更由滬深兩個交易所共同組織中央證券登記公司,完善及系統化無紙化下的證券結算與登記,反映實施證券無紙化交易其實是一點難度也沒有,一個證券的交易系統,一個中央的證券登記和結算系統,結合便可以搞定,又哪會如此的複雜,一搞便搞了近30年還止於在向市場諮詢?所以我說是國際金融市場的大笑話,絕沒有誇大。

這次諮詢結束,筆者留意到業界的反應,大多數都是質疑為甚麼在建議中的無紙化交易運作之下,選擇以個人名義及無紙化持股的散戶投資者,都必須被迫在上市公司股票過戶處開立「個人無紙化USI戶口」,而且還要由股票過戶處來對他們多做一次認識您的客戶的(KYC),把股票過戶處的身份在證券無紙化交易的運作之下,原本便應該被淡化的情況,反而變得更加重要,這究竟是甚麼邏輯?筆者說這次的建議有如「疊床架屋」,其實也蘊含這個意思。

事實上,一個證券交易市場系統,一個中央結算及登記系統,最多或再加上一個投資者的統一編號,整個無紙化結算系統便已經可以順利運作,又何須那樣的複雜化,既擾股民,也徒然加重了股民的成本負擔?

疊床架屋徒增成本

在目前尚未實施股票無紙化的運作之下,股票投資者既可委託證券商於中央結算公司設立的戶口代為持股,對委託證券商代持缺乏信心者也可以直接在中央結算公司開立個人帳戶,委託後者代持,尤甚者更可以自中央結算公司提取股票,把股票登記過戶,以個人名義自行持股。

在新的建議之下,選擇以個人名義持股者日後便需要在所持股份有關股票過戶處開立USI戶口,由過戶處管理其所持股份,這樣做,且莫說讓有關投資者需要向股份過戶處付出額外的管理費用,增加了投資成本負擔,若然碰上有關投資者持有的不同股份是分由多家不同的股份過戶處負責登記過戶,這樣是不是意味有關投資者,要在多家不同的股份過戶處開戶,接受不同股份過戶處分別進行多次的KYC調查,同時向各有關過戶處付上管理費用?

誠如筆者一直在說,無紙化交易原本是一項十分簡單,且經過全球大部分主要市場多年實踐,可茲借鏡參考的運作模式,為甚麼這次拿出來的建議會弄的那麼複雜?背後的原因是甚麼?相信市場及大眾投資者都期待知道答案。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