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憂無紙化打擊生意

證券無紙化的三個月諮詢期於本周六結束。儘管市場普遍支持無紙化,但有券商關注股份過戶處角色愈益加重,對建議容許散戶直接經由過戶處開立「個人無紙化USI戶口」有保留,憂削弱業界業務空間。

質疑過戶處查證經驗

香港證監會、香港交易所(00388)及證券登記公司總會,今年一月發表聯合諮詢文件,建議無紙化後,散戶可以自身名義及無紙形式持有證券,但須在上市公司的股份過戶處開立「個人無紙化USI戶口」,並由過戶處執行開戶及相關「認識你的客戶」(KYC)程序。因此,過戶處較現時擔當更重要角色,不但繼續管理上市公司整份成員登記冊,同時會營運以無紙方式證明和轉讓證券法定擁有權的系統。

至於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基金,可在結算或託管商參與者(如券商等)處開立「機構無紙化USS戶口」。

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不明白為何個人投資者要在過戶處開立「USI戶口」,而且過戶處還要為散戶進行「KYC」程序。

「投資者在經紀行做咗一次KYC,點解要喺過戶處做多次?況且「KYC」唔易做,要查證好多嘢,如身份證、地址、投資經驗等,過戶處未必及得上經驗豐富的券商,且開戶都要收費,有關建議只會為散戶加多一重負擔。」他建議,應讓散戶經由券商或銀行開設「USI戶口」。

他又說,證監會建議機構投資者在券商開立「USS戶口」,但機構投資者不會採用中小型經紀行,這無助為中小型券商提供新商機。「細行營商環境已經不斷收窄,有關建議令細行承受更大挑戰。」因此,他認為可擴大「USS戶口」,不應只局限機構投資者,散戶亦可開立。

建議統一編號增效益

有證券行負責人關注過戶處角色將加重,「過戶處做埋開戶同KYC,咁將來唔排除做埋交易啦!」他又指「無紙化後,股民想由證券行提倉,就要喺過戶處開USI戶口,香港有大量散戶,唔少係來自內地,開戶收費可為過戶處帶來很大商機。」

證券業協會主席張為國亦對「USI戶口」表示關注。他指,香港約有20家過戶處,如投資者持有不同過戶處的股票,或要向每一家過戶處登記開戶,「假設香港有50萬名散戶,已有1,000萬個戶口。每次開戶過戶處要收錢,又要出示投資者個人資料等,造成香港的成本過高。」

因此,他建議設立投資者單一戶口或編號,然後再發放予相關過戶處,不但資料完整,並可降低行政重複的情況,而且證監會未來會就港股實名制諮詢市場,若可同時採用投資者單一戶口或編號,可提高成本效益。投資者單一戶口可由獨立機構如政府部門等編配,現時內地、澳洲、英國等亦有類似制度。

需釐清網絡風險管理

他又同意「USS戶口」應擴大至個人投資者亦可開立,這有助向投資者提供全面理財服務,加強香港資產管理中心地位。

香港特許秘書公會的回應書指,支持經修訂的無紙化運作模式,但關注上市公司的成本及與無紙化有關的網絡風險管理,希望有關方面進一步釐清。

在無紙化底下,預期實名股東增加,股東參與股東大會亦相應增加,上市公司面對股東通訊的要求會提高,建議監管機構就電子通訊進一步諮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