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乏動力 陷日式迷失

南韓經濟自韓戰後迅速崛起,現為亞洲第四大經濟體,年人均收入直逼3萬美元,被譽漢江奇迹,韓流亦橫掃全球,風頭一時無兩。但顧問公司AlixPartners警告,南韓缺乏新增長動力,經濟未能打破長期低增長困局,有陷入類似日本的「迷失十年」之虞。

南韓經濟是出口主導,過去數十年的成功方程式,出口一度佔南韓國內生產總值(GDP)超過55%,目前比率仍達四成。然而,近年貿易保護主義席捲全球,一旦環球經濟再出現衰退,南韓所受衝擊將會很大。

重工製造業受華威脅

與此同時,南韓製造業近年競爭力每況愈下,特別是受到中國的威脅。以造船業為例,研究機構Clarkson Research指出,南韓在全球造船業的佔有率過去十年由35%降至24%,中國的比率則增長近倍。重工業走下坡,令曾是全國增長最快和繁榮的釜山自一六年起人口出現下降。

Mirae資產管理策略員Peter Kim指出,出口方面,南韓的最大客戶中國已變為競爭對手,現在只有半導體可以撐住。據現代研究所指出,半導體佔南韓出口比率,由一六年12%升至兩成。不過,中國亦正積極發展本身的半導體產業,並得到政府全力支持。

現時半導體業務佔南韓最大私人僱主三星電子約三分之二收入,公司近千億元資本開支中,大部分投入半導體業務,以維持領先地位。三星收入相當於全國每年經濟產值和股市市值15%,半導體業務成敗對南韓未來前景起關鍵作用。

AlixPartners董事總經理Yung Chung指出,南韓半導體業興旺造成經濟增長的錯覺,製造業如造船和汽車生產,飽受低生產力、高工資和產能過剩的影響。另一方面,南韓在新產業包括人工智能(AI)、電動車、機械人及生化醫藥方面發展落後其他國家。

他認為,南韓汽車業的工會和管理層需攜手作出重大改變,以解決部分層面欠缺競爭力的問題。他亦擔心殭屍企業尤其是造船業在政府補貼下繼續生存,對經濟的影響愈滾愈大。

評級機構穆迪亦指,南韓的GDP增長潛力將漸漸向下,接近日本的水平。該機構又指,日韓兩國現時愈來愈多長者投入勞動市場,暫時紓緩了人口老化的影響,但有關負面影響於二○三○年之後便愈益明顯。此外,新科技對生產力增長和經濟潛力作用有限,主要是勞動市場缺彈性。

人口老化影響勞動力

長遠而言,人口老化或是南韓經濟最大挑戰,歷屆政府皆未能解決。根據估算,到二○六○年,六十五歲以上佔整體人口比率,將由現時約13%,跳升至超過40%,期內介乎十五至六十五歲的就業人口,由二○一六年高峰的73%跌至50%。

渣打駐首爾研究主管Park Chong-hoon認為,南韓難免重蹈日本舊路,最重要是如何減輕日本化影響和延後日本化的時間。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濟師Edda Zoli承認日韓存共通點,特別是人口老化,但認為日本「迷失年代」由外來震盪觸發,且南韓有多項政策應對,該國是發達國家中財政最穩健之一,有充足財政政策空間支持就業和產品市場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