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華經濟不穩 失業添憂

中國去年第四季國內生產總值(GDP)錄得自○九年以來最差增長幅度,僅6.4%,全年計增長6.6%,更為一九九○年後最低水平,中國經濟下行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隨着中美貿易爭端的不穩定仍存在,歐美市場需求未見明顯上揚,內地勞動成本升及外資加速撤出等因素困擾。今年一月四日,人民銀行再次降低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人民幣‧下同)。

央行自去年起連續四次定向降準,釋放資金支持實體經濟。不過,去年十二月內地官方公布的製造業PMI卻只有49.4,為一六年二月後最低,降準成效實在差強人意。

放水失效 壞帳惡化

人行稱,這一次降準將可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和創新型企業的力度。如果新增資金能真正流向中小民企,筆者並不完全反對進一步降準。由於中小民企一直是創造就業的主要環節,而效率和盈利率都比國企為高,對正在下調的中國經濟應可有提振作用。

然而,若新資金一如以往,流向回報率偏低項目,不但對經濟增長和製造就業的幫助不大,甚至推高不斷上升的壞帳比率和餘額。

自中國在○八年推出4萬億元刺激方案,及後並多次放鬆銀根,內地銀行的壞帳比率已由○九年的1.58%上升至一五年的1.67%,至去年第三季更急升至1.87%。同期,壞帳餘額由○九年的4,973億元升至一五年的12,744億元,去年第三季更已衝破2萬億元,達20,322億元。

筆者曾多次提出,經濟增長下調而壞帳比率和餘額雙升的情況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便令人憂慮。中國在去槓桿和保增長的兩目標已令央行和經濟決策者陷入兩難境地,面對經濟增長萎縮,去槓桿實在困難,但增加流動性又似乎未能有效提振經濟,甚至為金融系統帶來不穩。在兩難中,相信中央會選擇暫緩去槓桿,增加流動性以保就業。

手機商裁員潮蔓延

雖然內地城鎮失業率從去年第三季的3.82%降至3.8%,而平均城鎮失業率在○二至一八年均保持4.09%水平,但值得留意是,每年皆有農民工在城市失業,回鄉創業或尋找職位。據農業部數字,去年底就有740萬人回鄉創業。

關鍵是,內地目前仍沒統計農村失業率數字,未能反映農民工回流創業和就業的實際情況。雖然內地城鎮失業率至去年底仍保持平穩,但已有迹象顯示經濟下調,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已放緩。

先前蘋果公司(Apple Inc.)的中國銷售情況欠佳,iPhone訂單減少,導致富士康等手機廠要減產裁員。有報道指,裁員潮已蔓延至二線手機廠,如錘子科技、金立亦先後被傳因陷入財困而要裁員。雖然現時裁員潮只集中在個別行業,但當經濟進一步疲弱,更多生產環節必受到影響。

細心觀察,去年政治局會議把就業列為「六穩」之首(其餘五穩是穩金融、外貿、外資、投資、預期),而中央已下達指令,要求有關部門加快研究企業降低社保費率實施方案,並要求提高創業貸款額度,個人貸款額升至15萬元,而小微企業則增至300萬元。

由此可見,中央對就業問題風險的高度重視,失業問題在今年下半年或更明顯,中央的舉措絕對不是過慮,而是要預早作出逆周期的措施。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院長及經濟學教授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