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反映民企狀況的財新中國製造業PMI上月降至49.7。(資料圖片)
繼日前公布的內地一八年十二月官方製造業PMI降至49.4,創下一六年七月以來新低後,昨日出爐的一八年十二月財新製造業PMI亦降至49.7,遜於市場預期的50.2,並為一七年五月之後首次跌破50水平,其中新出口訂單更連續九個月下降。
同時,亞洲以至全球其他地區相繼公布的一八年十二月製造業景氣指數,亦普遍惡化或持續於收縮區間(見附表),觸發市場對環球經濟轉差的憂慮。
滙豐促放水減稅救亡

上月製造業PMI數據比較

財新中國製造業PMI跌穿盛衰分界線
有市場人士更加擔心,內地經濟實際情況恐更差。外電引述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高級研究員Alex Capri指,相信內地經濟正在減速,實際數字或甚至可能低於披露程度,內地整體製造業萎縮速度,不排除已屆令人擔憂的地步。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亦重申,內地經濟最壞時刻未到,但市場明顯仍未準備好,並過於依賴內地政府的支持措施。該行預期,未來會出現更多不利內地經濟增長的因素,包括內需疲弱、信貸周期繼續下行、樓市降溫,以及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延續。
高盛亦發表報告指,內地官方及財新數據均顯示內地製造業增長趨勢回軟。該行估計,今年上半年內地需進一步放寬政策,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支持經濟增長。
滙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范力民指,內地整體經濟將持續下滑,除受中美貿易摩擦及其他外圍因素影響外,同時面對國內的結構性問題,如打擊影子銀行令信貸環境愈趨嚴謹,令中小企難以融資拓展業務。
他認為,內地政府需要盡快推更多政策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同時透過減稅降低中小企負擔,解決「融資難」的困境。
人行出招谷小微企貸
事實上,人行昨晚決定調整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小微企業貸款考核標準,宣布今年起把考核標準由「單戶授信少於500萬元人民幣」,調整為「單戶授信少於1,000萬元人民幣」,以擴大該優惠政策的覆蓋面,引導金融機構更好地滿足小微企的貸款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