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跌兩季累挫2304點

港股在九月最後一個交易日反覆向上,恒生指數周五升72點,收報27,788點。恒指全月跌100點,連續五個月下跌,累挫3,019點或9.8%,為一五年五月至九月中港股市爆發「股災」之後最長跌浪。若按季度計算,恒指第三季累挫1,166點或4.03%,並且是連跌兩季,共挫2,304點或7.66%。

恒指周五高開163點後,曾漲212點,高見27,927點,但午後一度倒跌42點,幸尾市收復失地。國企指數高開71點後,曾漲138點,高見11,077點,收市升78點,報11,017點。九月份國指累漲142點,跑贏恒指之餘,更結束連跌四個月弱勢,惟第三季累跌55點,為連續兩季下跌,累跌980點或8.17%。

不過,港股周五總成交額僅747億元,連續兩日不足800億元。基金加強對沖,港股沽空額增17.72%至143.03億元,沽空比率增至16.95%,為一六年五月十三日後最高。

中海油共漲14%稱冠

回顧第三季個別股份,中國海洋石油(00883)及中國石化(00386)分別累漲14.48%及11.84%,為表現最佳藍籌股首兩位,惟九月份始「染藍」的中國生物製藥(01177),為第三季表現最差藍籌股,累挫39.37%。

國指方面,中國中鐵(00390)為表現最佳成分股,第三季累漲31.08%;中國華融(02799)則為表現最差成分股,期內累挫36.56%。

高盛發表亞太區策略報告,預期區內股市於第四季有機會反彈,繼續建議增持中資股,可留意受惠國策的股份如基建相關股份。

儘管高盛將MSCI亞太(除日本外)指數十二個月目標,輕微下調6.4%至585點,惟該行認為,環球經濟回穩及中國的寬鬆政策效益開始顯現,加上低估值及基金持倉仍低,料第四季區內股市會有不俗回報。參考過去30年數據,MSCI亞太(除日本外)指數有22次於第四季錄得正回報,升市比率逾73%,而回報中位數平均達4%。

末季升市機會達80%

本報統計顯示,過去十年第四季港股的升市比率達80%。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直言,雖然十月份港股有機會偏軟,但不排除第四季有機會反彈。他指出,十一月美國中期選舉前,預期中美貿易戰消息傾向升溫多過降溫,十月份港股料有機會回調至26,000點或以下。

然而,他表示,美國中期選舉後,焦點或轉至中國十二月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故第四季末恒指有機會重上29,500至30,000點「收爐」。

宜趁低吸納舊經濟股

他又建議,投資者適宜趁反彈先減持高估值及有機會進一步被下調盈利預測的科網股、手機設備股及醫藥股,待試低位後才伺機吸納受惠政策支持及估值低的舊經濟股,包括基建、內銀、內險及香港銀行股等。

不過,輝立資產管理基金經理李國璇直言,中美貿易戰持續困擾,大市波幅有機會愈擴愈大,恒指呈「狗牙式」級級落走勢,反彈完後有機會回落逾千點,估計第四季恒指會於25,500至28,000點反覆,而整個「熊市」跌浪最差或跌至22,000點才見底。

至於港股美國預託證券(ADR)周五早段個別發展,滙豐控股(00005)報69.19元,較港低0.01元;騰訊控股(00700)報320.83元,低2.37元,按比例相當於恒指下跌8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