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金融海嘯是近代最大的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不少受到衝擊的銀行家一蹶不振,從此銷聲匿迹,亦有些努力重振聲譽,而一些預示危機來臨的投資者和學者,名利雙收之後,部分近年不復當年勇。至於當年救市的政府官員,一些已重投學術界,亦有些於不同的官方機構繼續擔當要職。以下是當年各主角的經歷和過去十年的變化。
○八年九月十五日,雷曼兄弟轟然倒下,成美國史上最大破產案,涉及資產6,390億美元,並掀起骨牌效應,拖冧環球金融市場,雷曼時任舵手富爾德被批評挽救不力,成為千古罪人。
在雷曼倒閉後不久舉行的國會聽證會上,他指,需要為挽救失敗負全責,但基於當時獲得的訊息,相信其所有決定是合適。他兩年多前演說時稱政客和監管機構需承擔金融海嘯爆發的責任,前者放鬆借貸標準,讓置業者可把房屋當提款機,後者容許雷曼破產。
他的事業雖一鋪清袋,但很快密謀東山再起,○九年初成立投資公司Matrix Advisors,之後把Matrix轉型為財富管理公司。他曾將雷曼的不幸歸咎於沽空投機者,但Matrix提供長短倉股票組合,意味其團隊或沽空股票,可說是很大諷刺。
華爾街大行貝爾斯登於○八年三月爆煲,早過雷曼兄弟。當公司危在旦夕時,主席凱恩被揭發參加橋牌比賽,他在金融海嘯後沒有重返華爾街,專心玩橋牌。
凱恩六九年加入貝爾斯登時已是橋牌高手,其技藝也助他在事業上扶搖直上,因當年該行舵手Ace Greenberg亦愛玩橋牌。凱恩九三年接替Greenberg出掌貝爾斯登,到他○八年一月退任時,是當時在任最長的華爾街大行掌舵人。
據悉,他現於佛羅里達和新澤西州兩地輪流居住。其妻子稱,凱恩已退休,做自己喜歡的事。
凱恩近期消息,包括一五年他的兩名橋牌隊友被對手指控出術,他當時把有關隊友踢出比賽隊伍,並願放棄該比賽累積分數。到去年,凱恩控告華爾街行政人員兼朋友Alexandra Lebenthal,原因是她拒絕歸還○八年借出的100萬美元私人貸款,最後法院裁定凱恩勝訴。
伯南克在○六年美國樓市爆煲前,成為新任聯儲局主席,學者出身的他以研究經濟大蕭條著稱,一直認為危機可受到控制,但○八年爆發金融海嘯令他要火速救市。在他領導下,聯儲局迅速把利率降至近乎零,更史無前例推出量化寬鬆(QE),把資產負債表規模增大,較他上任前多5倍至逾4萬億美元,或是任內留下的最大印記。
他任內備受多方批評,不論是對危機反應太慢,或是救市措施可能帶來後遺症,他曾在訪問中對未能預示危機來臨感遺憾,亦認為當年向公眾解釋政策的工作可做得更好。
他一四年離開聯儲局後加入智庫機構布魯金斯學會,回歸學術界,研究金融危機發生原因。他也擔任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及對沖基金Citadel顧問。
冰島在危機前銳意發展金融業,銀行業資產規模是國內生產總值的10倍,海外存款數目多過當地30萬人口總和,惟當海嘯淹至,三大銀行即於一周內破產,時任總理哈德被指是罪魁禍首之一。
冰島是嘯後唯一把銀行高層判處入獄的國家,人數達廿多人。一○年由國會進行的調查報告指,哈德導致當地金融市場崩潰,包括未有控制銀行借貸。
惟特別刑事法庭一二年裁定,對哈德指控大部分不成立,僅一項定罪,就是金融危機前未就重要議題召開足夠的內閣會議。哈德指自己被政治審判,稱當雷曼兄弟倒下,可做的事不多。
冰島三大銀行爆煲後,不少政府高官或高級行政人員變得低調,但哈德卻活躍,○九年離開政府後證實患上喉癌,之後康復並到各地演說。他目前擔任駐美國大使,並參與社區活動,包括在去年的電影之夜介紹冰島電影。
魯比尼在金融海嘯後人氣急升,出版一本名為《危機經濟學》的暢銷書,在Twitter的追蹤者近45萬,在經濟學家中僅次於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克魯格曼。
他在嘯前只是一位紐約大學學者,卻是在危機爆發前鮮有對樓市發警告的聲音。他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六年九月會議上警告美國樓市放緩可能導致環球經濟衰退,因而被封為「末日博士」。
在翌年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他再警告經濟面臨三隻醜熊的威脅,就是次按爆煲、油價上升及廉價融資結束,但當時經濟欣欣向榮,其言論被當笑話。
隨着金融海嘯殺到,他被捧成危機先知,預測受投資者注意。雖自一四年起,他轉為唱好經濟前景,但稱中國經濟放緩和通脹加速或令他再次改變看法,並指若再出現危機,他會是第一位發出警告的人,近日進一步揚言下一場危機可能於二○年爆發。
著名對沖基金經理普爾遜在○七及○八年,憑着沽空樓市相關金融工具和金融股,狂賺200億美元,被封為「賺錢之神」或「沽神」。
他○六年在華爾街籍籍無名,多年來只從事併購套戥交易,但該年他洞悉先機,發現美國樓市狂潮中,很多置業者手緊,故決定買入大量對賭這些「有毒按揭」的衍生工具。次按危機○七年爆煲,他勁賺150億美元,此役成金融史上一年賺錢最多紀錄。
他○八年再下一城,沽空雷曼兄弟、英國銀行包括蘇格蘭皇家銀行,以及其他樓市相關股份再賺50億美元。嘯後初期,他眼光仍準,備受追捧,令基金規模在一一年達380億美元(約2,964億港元)頂峰,惟近年投資表現欠佳,他漸遭投資者唾棄,其管理資產規模現縮至少於90億美元,絕大部分是他本人財富。據報,他今年較早前為金融海嘯期間的利潤一筆過支付15億美元延後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