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製造2025」國策下,內地產業升級,鄰近香港的深圳近年已有1.5萬家企業撤離深圳,其朝向高增值產業發展亦取得顯著成效。對此,港商認為國策迫使深圳成功轉型,但香港卻是「死胡同」。
外媒報道指,按照深圳市政府發布的《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壯大深圳實體經濟重點調研報告》指出,深圳製造業大規模外遷已成潮流。事實上,深圳市近年面對人口紅利的消退,企業勞工、土地成本上升及綜合稅率居高不下等情況,配合國策朝高增值產業型是唯一出路。
深圳的傳統勞工密集式製造業,除了升級智能製造創造高盈利,又或他遷外,已別無選擇。以深圳市產業園工人稅後基本月薪平均約5,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為例,如果算上五險一金,則公司每月供養一個工人需要12,000元,勞工成本跟越南工人每月1,000多元相比多11倍,可謂天壤之別。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深圳成功轉型,包括發展科技產業、開拓內銷市場等,蓋因中國多專才,有利發展高增值產業。他認為港商能藉深圳優勢,同時發展傳統及高增值行業。
不過,林宣武續指,香港難以做高增值產業,情況不能跟深圳相比,形容香港是「死胡同」。他並指,香港談論再工業化已多年,但因政府對行業支援不足、缺乏新一代廠商、人口老化、成本貴等因素,至少要等多十年才可發展高增值產業。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亦表示,深圳高增值產業愈做愈好,指工廠撤走是國策,因內地成本上升,再做普通工業比較浪費,故將一線城市轉型,工廠遷移至三、四線城市。
他認為,香港最大問題是缺乏土地,「若牽涉生產就要好多地,唔係一幢樓咁少,係一個鎮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