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師事務所羅兵咸永道發表報告指,今年上半年內地併購交易總值較去年下半年跌18%至3,480億美元(約2.71萬億港元)。該行中國內地及香港金融業收購合併服務主管合夥人陳宣統預料,下半年內地併購活動將持續下跌,內地海外併購交易亦放緩。
對於中美貿易戰對併購投資的影響,他認為不會在短期內反映出來,因併購活動需要大量前期工作。惟超大型或具商業敏感性的併購交易,在美國或受更嚴格審查,一旦美方收緊內地企業併購,有關企業仍可轉移至其他地方如歐洲。
他又表示,美國很早已減少中國投資當地敏感工業,並非從貿易戰開始。至於內地已在去年開始限制資本外流,影響早已出現。
該行中國內地及香港企業併購服務主管合夥人鮑德暐表示,雖然內地的併購交易總數仍處於高水平,但交易總額偏低。其中以海外交易跌幅最顯著,自一六年的紀錄高位連跌四個半年度,若以交易金額計,歐洲取代亞洲成為中資企業海外併購首選地方。
另外,本地戰略併購總額回落27%,10億美元以上的超大型交易有24宗,較去年下半年減少8宗,反映中國政府「去槓桿」成效,上市公司尤其受到影響。
星展銀行(香港)投資總監辦公室(北亞區)高級投資策略師李振豪表示,數周前已有大型科技公司因遭中國反對而取消併購行動,若中國兌現早前表示的「以質化方式」來應對貿易戰,認為國際間的企業併購及大型合作項目將會暫停,甚或出現撤資或班資回朝情況。
他並指,大規模撤資會令市場產生避險情緒,尤其當投資者偏向持有現金時,勢對市場造成很大打擊。倘若中國「動真格」,認為最終受影響的是兩國經濟核心,最後導致兩敗俱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