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香港宜削利得稅增實力

大家或會奇怪,為甚麼美國股市比港股和A股強那麼多。按筆者分析,美股強勢的主因是美國大減企業稅。

由特朗普推動的稅制改革,透過減稅及職位法(Tax Cuts and Jobs Act),即把聯邦政府所徵收的企業利得稅由35%減至21%。按Tax Foundation的分析,長遠而言,大幅減稅足以把本地生產總值提升1.7%,又可帶動工人薪金上升1.5%,並增加近34萬個職位。筆者非常欣賞這政策改革,並認為香港必須大幅減收利得稅,才能維持香港的長遠競爭力。

徵股息稅 谷政府收入

很多人認為,大減企業利得稅不可行。有學者甚至提出,每年盈利超過1,000萬元的企業年繳的利得稅應在現有16.5%稅率,並額外增加1.9%以注入全民養老金計劃,反映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亦有不少論者指,來自利得稅的稅收約1,400億元,減收利得稅對稅收影響太大。此外,更多聲音說,香港16.5%的稅率仍有相當優勢云云,沒有下調的必要。

筆者建議,大減企業利得稅時亦引入股息稅,相信引入股息稅可保政府財政收入不致下降;因大減企業利得稅可刺激投資和增加企業利潤、職位及薪金,又因刺激股市上升增加政府投資收益,收入增加可期。

以下是筆者的具體建議和分析。首先,把利得稅由16.5%減至8.25%的建議等同只向企業利潤的一半徵稅。即是說有一半利潤仍未徵稅。本人建議若派息高於利潤的一半,就只向不高於利潤的一半那些股息徵稅,確保不會重複徵稅。由於收取股息的市民可用個人免稅額抵住股息收入,結果只會是大持股人或較高收入的人才須繳股息稅。

提升地區總部競爭力

其次,筆者要指出16.5%稅率表面上雖仍具吸引力,由於其他地區不但近年多致力減稅,還提供免稅額和其他優惠吸引外資和人才。因此種種扣減後的「有效稅率」(Effective Tax Rate)往往比官方稅率低很多。

相反,香港16.5%稅率就是16.5%,沒有甚麼企業享受特殊優惠。筆者早已指出香港作為大企業的地區總部,早已輸了給新加坡。若如「學者方案」建議再加1.9%額外稅恐怕會趕走大企業,香港承受不起。

再者,香港實行有條件(即先大降企業利得稅)徵收股息稅,不但不會造成重複徵稅,更會提高市民對政府的信任。有政客提倡徵收大額股息稅,理由是富豪年收以億計甚至以十億計的股息,卻從來不用繳稅。評論者多指出,徵大額股息稅等同重複徵稅。

筆者推薦的有條件徵收股息稅,既可提高香港企業的競爭力,又可回應市民不解股息免稅,誤以為政府偏幫富豪的困擾,有利社會和諧。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現為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作者: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