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屋供應長期不足,覓地建屋刻不容緩。政府現有98幅長遠可作住宅發展的空置地皮,地價料高逾380億元,粗略估計可建逾萬伙。
本報綜合地政總署資料,該批地皮集中在新界西北地區,粗略估算可提供共逾560萬方呎樓面。當中元朗區佔35幅,為各個地區中最多,總面積約31.82萬方呎,料可建樓面約50.1萬方呎,估計地皮總市值逾20.8億元。
至於新界北區亦是最具發展潛力地區之一,區內有8幅同類可建住宅地皮,佔地共約9.88萬方呎,由於用途多為「住宅(甲類)」,可興建高密度住宅物業,故初步估計總樓面約54.83萬方呎。而葵涌及西貢各有6幅空置用地有條件轉化為住屋供應,推算兩區有關地皮總樓面,分別約18.01萬及8.49萬方呎。
惟若以發展樓面計,以屯門區規模最大。該區24幅同類用地,佔地廣達約133.52萬方呎,即使發展密度低,但料仍可提供逾358.9萬方呎樓面,佔整體逾六成,市值料近200億元。
區內小欖一幅佔地逾62萬方呎用地,位於海琴軒以北,被斜坡包圍,假設地積比率3.6倍,並以整個地盤計算,將可提供近224萬方呎樓面。以每伙面積約700方呎計算,可建約3,200個單位,預計每方呎樓面地價4,000至5,000元,估值將接近112億元。
普縉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監(估值及物業管理)張聖典認為,現時香港已發展約三成土地,其餘七成現為公路及位處郊野公園等較偏遠地區,由於市區地早已被善用,故空置土地集中在新界並不難理解。他認為,政府在長遠計劃增加住屋土地供應之餘,亦要兼顧周邊配套及經濟活動。
高力國際亞洲區估價及諮詢服務副常務董事張翹楚指,政府即使積極覓地,時間表上亦難一次過推出,料不會令地價跌。而近年政府的住屋供應均順利達標,但是否真正足夠則有保留,故應考慮調升按年目標。
事實上,為加快土地供應,地政總署本財政年度獲增撥資源增加人手,包括增聘80人,加快推進大型土地發展項目,包括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新發展區,以及擴展元朗南及東涌新市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