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內地減稅有利香港廠商

內地近期陸續宣布了一系列擴大對外開放的舉措,自然地被視作中國回應中美貿易摩擦而為。然而,內地擴大開放其實已進行了數年,只是「多謝」美國總統特朗普去年的減稅,和今年借「301」條款進行貿易角力這兩支催化劑。

內地自一五年已連續四次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最大的動作當數去年十二月一日起,調低逾百種的消費品的關稅,力度最勁為將嬰幼兒配方奶粉和嬰兒尿布尿褲降為零關稅。

減關稅衝擊「購物天堂」

降低關稅的消費品主要是兩大類:國民在境外購買意欲較強的,以及民生日常必需用品。透過降低關稅顯然可以達到:一、將大量外流的購買力留在境內。世界旅遊組織數據顯示,一六年中國遊客境外消費高達2,610億美元;二、降低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既可減輕通脹壓力、提升國民購買力,更可增加內地生產的同類商品的競爭力,帶動有關的製造業持續發展。畢竟,要養活龐大的勞動力,製造業是必須的。

內地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難免會對香港這一直受惠於內地遊客巨大購買力的「商場」有些衝擊,但若結合內地另一措施,則會是一大商機了!

製造業增值稅獲下調

國家三月下旬宣布,由明日五月一日起下調增值稅一個百分點,製造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由17%降至16%,交通、建築、基礎電訊業和農產品等行業由11%降至10%。

一個百分點雖對整項投資影響有限,但重要的是所釋出的意義:中國意識到減稅是國際趨勢,中國的稅費和經營成本高了!逐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顯然是一個趨勢,而特朗普去年將美國的企業稅從35%降至21%是主要觸發點。

內地39年前實施改革開放,外資包括港資的投入帶動了內地發展,但隨着經濟騰飛,全國性發展及國民收入增加,原來吸引外資的平價土地、大量和廉價的勞動力、低經營成本等元素不復存在。隨着勞動法等生效,和國家希望引進高科技產業,廣東的騰籠換鳥政策下,不少勞動力較密集和低增值的傳統製造業,近年已移至東南亞甚至非洲。

內需強勁 拓市勿失機

美國大降企業稅和最高個人入息稅之後,明顯地吸引大量國際資金流向美國,因在當地設立生產設施然後直接銷售的話,成本比起在亞洲這邊生產、運輸到當地市場已不是高太多,但卻可免受貿易糾紛和進口限制等無形成本所制約。所以,不但中國感受到美國這次減稅帶來的壓力,全世界都受到壓力。中國作為全球利用外資最高的國家,自然需要調整本身利用外資的政策。

幸好,中國擁有龐大內銷市場和巨大消費力是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吸引力。國家領導人最近在海南博鰲年會上宣布會擴大進口和將會進一步降低進口商品總體稅率,可以說是回應了國家發展和國際環境變化的需要。

儘管降低進口關稅這趨勢,對香港這個消費品轉口市場有影響,但對於擁有龐大生產力的國家而言,關稅這種用以平衡國際貿易的工具肯定會保留。對早就在內地設立生產基地並將產品內銷的港商而言,不妨調整經營策略去攫取內地下一波擴大開放所帶來的機遇!

黃紹基

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理事長,從事珠寶首飾行業四十年,學徒出身,由原材料到設計、市場推廣到企業團隊管理無不熟悉,發憤向上獲公司重用成為上市公司董事總經理,故又有學徒老總之稱。

作者:黃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