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天然氣儲存能力不足被指是早前「氣荒」的重要原因。發改委聯同能源局等上周五發布《意見》指,天然氣開發商、燃氣分銷商和地方政府的儲氣能力,在二○二○年開始需達到一定水平,否則可能捱罰。
為加快建設儲氣設施,《意見》要求二○年開始,天然氣開發商的儲氣能力不得低於合約每年銷量一成,城鎮燃氣企業的不低於每年用氣量5%,縣級以上地方政府的不低於境內日均需求三倍。
文件同時揚言,地方政府授予或變更燃氣分銷企業特許經營權時,應把履行儲氣責任、民生用氣保障等列為重要考核條件,不達標者可吊銷其經營許可、收回特許經營權。而上游企業儲氣能力不達標,項目規劃不落地、進度嚴重滯後者,亦可能不許進入中下游或終端銷售等。
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司長劉德順稱,《意見》相當於要令全國天然儲蓄能力達到消費量約16%,即國際平均水準,惟沿海大型液化天然氣(LNG)儲罐建設周期起碼兩年多,地下儲氣庫可能要建十年以上,因此很多專案即使立即開工,也至少需要三年以上才能見效。
《意見》刺激LNG拖車及儲罐生產商中集安瑞科(03899)上周五股價飆升10.08%,收報7.64元。大和同日調高其目標價至10.5元,維持「買入」評級。
中國石油(00857)亦被指內地「氣荒」時被迫用高價從海外「搶氣」,拖低業績。儘管中石油積極控制銷售進口天然氣及LNG的虧損,但首季天然氣及管道業務虧損按年僅縮窄2.6%至58.24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