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中美貿易互補大於競爭

上星期國家統計局公布了今年頭兩個月的宏觀經濟數據,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2%,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9.7%。

綜合分析,內地工業增加值數據超預期,當中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工業機器人為代表的高端製造增長達雙位數,不過,相關增加值規模較小,對整體貢獻有限。此外,數據顯示內地鋼材庫存偏高,工業回暖力度能否持續,還是需要關注三月企業開工的情況。

至於內地固定資產投資部分,主要受基礎設施建設的增長速度下滑的影響,亦受到地方政府融資受規範的影響。故此,基建投資增長速度將維持低位,不過鄉村振興戰略有望帶動落後地區的基建投資。在基建投資回落、製造業增長平穩的同時,內地房地產開發投資方面增長較快,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8.1%,創一六年以來的歷史最高水平,證明民營資本的投資活躍度有所提升。

關係料W模式前進

整體而言,今年頭兩月經濟數據並無大幅低於預期,早前悲觀情緒稍有緩解。不過,整體資金環境偏緊,銀行惜貸等的情况下,投資者仍須面對不同的新變化。目前,國家內部經濟環境機遇及挑戰並存,但在環球布局中,挑戰卻愈來愈大。

中國作為崛起中的大國,與美國作為在位大國,兩者在博弈過程中,難免出現矛盾與衝突,特別是中國的興起對美國的挑戰甚為深遠,而美國近期亦頻頻出招,兩國關係存在很大變數。筆者與內地不少學者進行交流,兩國關係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定必向前推進,不過方式可能較為迂迴,以「W」模式,向下向上不斷擺動地在曲折中前行。

打貿戰損人不利己

去年中美關係處於蜜月期,投資界有着樂觀的預期,但筆者並未過於樂觀,當然也不會太悲觀。目前從布局上,美國不少新政策看似衝着中國而來,但有可能這是特朗普基於爭取美國總統連任的考慮才進行,始終貿易戰損人不利己,相關政策或只是雷聲大、雨點小。

中國和美國是環球兩大經濟體,兩國GDP在一六年佔全球比重近四成,商品貿易總量佔全球逾兩成。近年中國經濟實力與綜合國力不斷攀升,美國已感受到極大的壓力,中美兩國的摩擦與衝突將會不斷發生。

中美兩國為彼此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從貿易依賴程度出發,近年美國對中國貿易的依存度呈現上升的趨勢,而中國對美貿易依存度卻呈現下降,中國正思考採用不同的方式,如「一帶一路」,減低美國的重要性。在產品分類角度出發,中國出口品以附加值較低的中間品和產成品為主,進口品以資源品和附加值較高的產成品為主。

美國出口品以附加值較高的產品為主。從布局上,中美貿易表面上看似存在重大利益衝突,但實際上兩國互補大於競爭,貿易結構上各具自身優勢,彼此協同大於威脅。

溫天納 

資深金融及投資銀行家,現任投資銀行高層,為中國高校聯金融協會創會副主席、香港證券專業學會委員會成員。

作者:溫天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