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進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高速發展之下,大型企業輩出,雖不缺資本及市場,卻在核心技術、品牌經營及企業管理上,始終與國際行業龍頭有一段距離。近年國家鼓勵企業走出去,藉併購加速追趕國外企業,目標意願良好,但往往因文化差異而遇上水土不服的例子也不在少數。
近日環球汽車市場再現天價收購,德國汽車巨人戴姆勒證實,內地最大民營汽車企業吉利控股,在市場累積買入戴姆勒近一成股份,成為單一最大股東,估計耗資近90億美元,與一○年收購瑞典富豪汽車全部權益比較,足足多出四倍有餘,其出手豪爽可見一斑。
事實上,去年內地汽車銷售接近二千九百萬輛,創下歷史新高,也連續九年企穩全球第一大市場!無疑,中國車企百花齊放,競爭白熱化形成困獸鬥,加上全球一體化,中國品牌部署走向國際、拓展海外市場亦是順勢而行。可是,要打破消費者對中國汽車「低價低質」的固有想法及品牌形象,內地車企唯靠走捷徑,恃仗財力優勢,經由併購直接爭取汽車產業技術的制高點,但效果如何,還須拭目以待。
中國向環境污染宣戰,近年大力鼓勵發展新能源車,工信部正研究終止產銷傳統汽油及柴油車時間表,中國汽車業快將進入改朝換代的新局面,雖只是剛起步,去年中國新能源車銷售達78萬輛,一躍成為全球最大新能源車市場,激發內地車企對嶄新技術的渴求。這正是吉利去年被婉拒批股後,不惜天價在股市密密吸納,看中的無疑是對方在電動汽車電池技術高含金量的現實。
從昨天股市反應可見,市場聚焦交易雙方互惠互利的好處,卻有意無意地忽略過往中資企業走出去,表現好壞參半的事實。俗語說猛虎不及地頭蟲,中資企業在內地快高長大,但換了場地,在國際資本舞台只是初哥一名,貪多求快,急躁冒進,往往造成交易存在高昂溢價風險,中外企業管理及營運文化差異,是中資在海外經常遇到的水土不服問題,亦令不少併購發揮不到應有的協同效應。
金融市場雖認錢不認人,但當牽涉同業競爭及潛在戰略利益,甚至滲入政治因素,一宗雙贏的企業併購也可能變成辣手的利益較量。過往事例也在在說明,縱使貴為一家公司的最大股東,能否藉此分享其核心技術也不無疑問,只怕最終淪為純資本的投資,既得不到技術轉移,更是損兵折將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