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視野:通脹暫無大患影響股市有限

部分投資者將本月股市大跌歸咎於一月美國工資增長和通脹預期上升,正如本欄於一月中《待通脹兌現部署再買債》一文提及,一八年通脹不會重現一七年低於預期的趨勢,債券面臨一定的拋售壓力。但是,通脹上升並非預示經濟不能持續擴張,對股市的估值負面作用亦應有限。

工資增長有利消費

經過股債回調之後,市場已經開始計入今年通脹上升的情景。其實,從賣方年度研究報告來看,大部分市場人士都認同今年通脹數據較一七年上升,通脹增長的觀點亦應被長線資金所認可。另通脹水平相對歷史均值亦處於較低水平。截至二月二十一日,彭博經濟學家對美國一八年通脹增長的一致預期為1.8%,較經濟上升周期均值低,故通脹對股票估值的負面影響應該有限。

部分投資者憂慮通脹上升蠶食企業利潤率,一月份美國平均時薪按年增長2.9%,突破過去兩年的橫行區間,創下一○年以來的新高。但是,從歷史數據來看,成本並非企業銷量增長的前瞻指標。經濟周期趨勢令企業可以忍受一定程度的工資增長,反而工資增長更有利消費者增加可支配收入,從而透過消費增加支出。

經營槓桿對企業銷量則具備重要的影響力,真實利率變化會影響企業對槓桿的決策。部分投資者擔心通脹上升會令聯儲局加快加息步伐,導致真實利率從負值變為正值。

股票仍較具吸引力

我們認同投資者需要監察真實利率這一指標,但是從目前進程來看,當前利率水平離通脹水平仍有一段距離,料年底前真實利率才會從負值轉正值。年內企業仍具備增加負債擴張投資的利率優勢,一九年通脹前景亦尚未有定論。

總括而言,股票是具備對沖通脹風險的資產類別,因企業收入和盈利都是名義指標。我們認為當通脹水平處於1至3%區間內,股票表現較其他資產更具吸引力。

御峰理財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