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降成本 日企生產線勢回歸東瀛

在過往的日子,「日本製造」被視為價格高昂以及高品質的象徵,但時移勢易,最近日本傳媒報道稱,電子手錶和日用品等廉價產品在人工智能(AI)的幫助下,自動化生產促使勞工成本大降,推動日本企業將海外的工廠遷回日本國內,可能掀起一輪在國內新建工廠的趨勢。

不過,港商並不擔心日本製商業「回歸」,認為香港亦已進入「工業4.0」,開始使用自動化,對技術有信心,亦認為香港仍有競爭力。

報道稱,由於亞洲的人工開支持續上升,導致日本國內外生產成本差距縮小。企業冀借助生產自動化等方式,使在日本國內工廠的生產成本降至亞洲鄰國水平。包括知名電子錶品牌卡西歐(Casio)及相機品牌佳能(Canon)在內,已有多家日本企業未來會將部分生產工序遷回日本。

製衣須靠人手 難受惠

Casio計劃在今年夏季之前,在日本山形縣的工廠裏把組裝手錶核心部位——模塊(複合零部件)的13個工序及負責外飾和錶帶安裝的工序全部自動化。這項投資預計達到數億日圓,員工規模則有望因此降至現時的20%以下。Casio稱,投資完成後的生產成本,將與僅為日本四分之一的泰國相同,更低於人工支出特別高的中國。

在自動化生產下,Casio計劃將其售價20美元(約156港元)的電子錶,在日本生產的比例提高。

除了Casio,知名相機廠商Canon正在宮崎縣建設其九年以來首座日本新廠房;化妝品商資生堂(SHISEIDO)也在栃木縣建設三十六年來首座日本新廠,其中,Canon新廠房也將引進自動化生產線,以提升成本競爭力。

然而,不是所有的產業都可以這麼做。報道稱,雖然自動化技術可能有助減低在日本國內生產的成本,但大部分是人工支出佔成本比例較低的產品,若需要大量人手的服裝行業就很難使用,因為服裝的生產基本上全部依靠手工作業,難以實現自動化。

港商不擔心分薄客源

隨着AI人工智能興起,日本企業更打算通過新的質量檢測,來強化曾享譽全球的「日本製造」的實力,並讓消費者再度追捧他們的產品。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就表示,不擔心「日本製造」的產品影響香港外貿,因全球化下,不會出現一國獨佔市場的情況。他認為香港已進入「工業4.0」,開始使用自動化,對技術有信心。而且香港廠家在世界各地亦有廠房,在全球供應鏈上亦佔一席位,認為香港仍有競爭力。

他又指,日本科研技術出色,客人挑選日本產品屬正常,但產品各有自己客路,不擔心分薄客源,對香港外貿前景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