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錢進:外匯專家賺夠 返「加」退休

加拿大為港人移民熱點,並屬理想「退休國度」。外匯專家李焜明原來曾在80年代移居加拿大,定居數年後回流香港,如今賺夠錢再到多倫多享受退休生活,並運用其投資技巧把退休金不斷滾大。

已在香港賺夠退休資金的李焜明,仍堅持不斷為資本增值,以求安享被動收入,故他早作投資部署,如投資基金、企業債券及股票等,預計每年回報率達4至5厘。為訓練個人對市場觸覺,已移民的李焜明繼續每日鑽研外匯市場,更着記者多找他做電話訪問,令他更緊貼金融世界。

台夫婦超市獲購壯大

李焜明指,他在加拿大生活寫意,下午會約朋友飲茶,晚餐多數自己煮食。他分享,在當地買材料煮中菜並不難,大統華超級巿場屬當地一所大型亞洲食品連鎖超市,最初由一對台灣夫婦經營,總部設於溫哥華,分店達10多間,因管理完善,環境企理,不像普通的華人超市般「濕笠笠」,同時提供停車場,故○九年被加拿大最大超市連鎖店Loblaws以約2.25億加元(約13.85億港元)收購,業務不斷擴大。

與香港一樣,當地流行已預先準備好的餸菜材料包,材料新鮮,價錢相宜,以西洋菜鴨腎豬肉湯湯包為例,價錢約7.99加元(約50港元)。

買1個包算奢侈 要畀稅

他指,港人一直認為加拿大物價貴,加拿大雖是一個重稅國家,入息稅約25至30%,但當地福利完善,其中教育及醫療津貼做得非常好,街上見到乞丐的機會率近乎零,平日留意到零售店舖不時聘請人手,打工仔要搵工不太難,視乎年輕人「有無心去做」。

說起稅務問題,李焜明感到相當有趣,如在當地買一個菠蘿包,需支付銷售稅,但若買數個菠蘿包卻可免稅,當地政府解釋指,買一個菠蘿包被視為奢侈消費,但數個菠蘿包則為必需品,故當地人通常不會選擇買一個獨立包裝的產品。另需經煮食的食材免銷售稅。

移居到加拿大的華人多不勝數,當地儼如「小香港」,社區內有華人社區中心,提供多項活動,如電腦、書法及太極班等。平日他與太太會在社區內散步,天氣凍時會到商場走走,生活輕鬆自在,商場亦有港人熟悉零售品牌,如六福珠寶及無印良品等。

他稱,若要移居加拿大,目前當地經濟仍不錯,人力空缺數字增加,政府近年引進大批人才移居當地,加上明年移民額達30萬,料能拉動經濟和樓市,暫仍未見加拿大經濟會有所逆轉。該國第三季GDP增長1.7%,尚算平穩。

加元匯價睇外圍因素

加元兌美元今年升約5%,但與去年1.4水平高位仍有一段距離。外匯界出身的李焜明指,目前加元匯價有數個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國際油價表現、美國總統特朗普施政方針、美國聯儲局及加拿大央行對利率取態,及環球經濟發展步伐,預測美元兌加元短期內在1.265至1.305徘徊。

80年代賣港樓套現移民

在八六年,加拿大政府為吸引更多海外專才到當地工作,以促進經濟發展,當地放寬移民政策,當時李焜明結婚不足一年,覺得「申請咗先都冇壞,又唔使即刻搬走」,故八六年底以獨立移民方式申請移居到加拿大。

當年李焜明以106萬港元售出名下位於九龍塘物業,獲利43萬元後,再以約150萬港元購入位於多倫多一個逾1,300方呎單位,按揭利率高達十多厘。他指,香港在80年代掀起一股移民潮,加上家人一早移居加拿大,所以他決定去當地生活。

在80年代,求職多以郵寄或親身報名方式進行,幸二人擁不錯學歷及工作經驗,分別只用了10天及兩個月時間便獲加拿大的銀行聘請。

李焜明指,多倫多為大城市,較為商業化,但與香港相比,人們工作步伐慢,但亦較輕鬆,居民神情快樂。

近年擲340萬買樓花

在加拿大生活4年後,當地經濟轉入低潮,兩夫婦覺得倒不如趁年輕回流香港,賺夠錢再到加拿大居住。回港後,他繼續從事金融行業,任職外匯交易員,近年他們覺得已賺夠退休金,於是以約55萬加元(約340萬港元)購入多倫多一個逾千呎的樓花單位,於加國享受寫意生活。

多倫多開放式戶售260萬

溫哥華及多倫多為加拿大主要房地產市場,當地樓價在這10年來大幅上升,今年十月份整體樓價按年升10%,但個別地區樓價升幅較高,如十月份多倫多樓價按年升13.43%,溫哥華升近12%。一個位於溫哥華市中心的開放式單位,面積約310方呎,售價約38萬加元(約230萬港元),呎價約7,419港元。至於多倫多一個開放式單位,售價約42.9萬加元(約260萬港元)。

內地人非推高樓價主因

近年有指內地人到加拿大炒樓,並推高樓價。李焜明則指,內地人在多倫多買賣房屋僅佔約5至6%,當地樓價大幅上升原因為實際市場需求增加所致,因每年約有20萬至30萬人移民到加拿大,大部分人均選擇定居多倫多和溫哥華,導致房屋需求急增。

加拿大亦遇到尋找地皮起樓的問題,因項目需具其他配套如就業機會、學校、醫療及警署等。多倫多市區再沒有地方發展,故要在周邊新地區設新市鎮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