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論檀:王子歸來 變身創新者

李寧可以說是中國運動員裏最成功的商人,成功商人裏最好的運動員。

二○○八年八月八日,李寧在鳥巢上空漫步,點燃北京奧運主火炬。儘管李寧(02331)幾乎沒有刻意去營銷,但運動品牌卻在奧運周期內吃到一大波紅利。一○年李寧總營收近95億元(人民幣‧下同),淨利潤超15億元,達到頂峰。

根據「定位之父」傑克‧特勞特理論,消費者對訊息與品牌上的噪音本能地排斥,因此企業的定位應是讓品牌在消費者心中佔據某代表地位。李寧被夾在國際高端品牌和二線大眾市場之間,距離一線僅一步之遙。多年來綑綁在李寧身上的標籤,諸如民族、金牌、奧運、體操王子等,已直接和消費者感覺掛鈎,公司無法「去李寧化」。

李寧重新接手轉型

一一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陷入庫存陷阱,李寧準備很充分,包括在一二年初就着手引入TPG和GIC兩大資本,發行總計超過7億元可轉債,備足糧草,開始動刀改革。

高舉改革大旗的TPG合夥人金珍君進入管理層,主導渠道復興計劃。具體舉措包括:用14億至18億元幫助經銷商清理及回購庫存、將產品聚焦於李寧主品牌、收縮國際市場業務及調整原管理團隊。三年時間卻愈陷愈深,一四年底金珍君黯然離職。

一四年底,李寧本人被迫重回一線管理層,接手後只圍繞一件事改革,商業模型。從傳統大批發模式到消費者為導向的零售商模式。回歸後第一年扭虧為盈,盈利1,400萬元。

內地運動品牌過去營銷以批發為主導,服裝往店裏一放就萬事大吉了。渠道商決定產品生產、銷售、營銷,生產商就是賣苦力的,沒有辦法找到目標用戶,更談不上為用戶服務。

李寧想法蠻超前,推行單店訂貨,靠近終端消費者,實時監察零售情況,隨時補單、快速回應市場。李寧帶着渠道團隊拜訪上海、廣州等地的商超集團,達成多項連鎖網點、線上線下融合銷售協議。在公司內部,李寧搭建起一個全渠道平台,保證線上下單,線下門店或倉庫發貨。

開通電商帶動收入

王子走下神壇,斷臂求生帶來回報。門店業績實在地增長,杭州城西銀泰李寧直營店一六年業績同比上年增長100%。公司重新使用「一切皆有可能」的口號,李寧開通微博變身網紅,賣萌的同時不遺餘力地宣傳自家產品。電商渠道通了,年輕人來了。一七年上半年,電商佔李寧主品牌收入從12.8%增至18.2%,同比增長58%,門店數量則減少111家。

小米的雷軍認為,產品要用出乎意料的低價,達到顛覆性的銷售,從而創造出利潤空間。李寧將旗下智能跑鞋「赤兔」價格定在199元,明確表示既然這產品不是以賺錢為目的,那就賺一個數據吧。赤兔系列成為智能跑鞋中的銷量冠軍,一年時間賣了70多萬雙。

李寧不再以運動王子的身份回歸商場,而是以創新者的姿態,跟年輕人在一起,以賣萌的頭像回歸商場。製造業變成服務業,這是製造業轉型成功的關鍵。

獨立經濟評論家 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