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時勢造英雄 只怕花無百日紅

金管局旗下的外匯基金,公布首三季成績表,在難得股債市場均見強勢底下,收入創歷史新高,投資大豐收固然可喜,但美國第四季開始縮表退市,未來息口向上更是必然,加上地緣政治風險,資產泡沫位高勢危,明年投資環境也愈益兇險,至怕好境不常,花無百日紅。

綜觀外匯基金第三季業績,投資收入536億元,按季大跌兩成四,是踏入一七年以來最低一季。不過,累計首三季收入仍達1,898億元,登上歷史頂峰。細看分帳,來自證券投資已貢獻逾半份額,其中港股狂賺422億元,其他股票則錄589億元進帳,而債券收入亦達272億元,其他投資及外匯也分別賺達175億及440億元,五大範疇統統有貢獻。可是,今年外匯基金豐收只是時勢造英雄,難以否認因環球央行谷起資產泡沫的必然結果。

金融海嘯十周年,全球游資氾濫,今年股市牛氣沖天,美股屢創新高,港股也重返十年高位。弔詭的是,復甦多時的美國經濟,通脹卻維持似有還無的狀態,聯儲局得以漸進小幅加息,未有把債券老牛殺掉;加上美元在去年底大選急升過後,拾級回落跌足三季,形成外匯基金手上外匯拆算港元後也有巨額進帳,成功交出一份股債匯「瓣瓣贏」的成績單。說穿了,不過是富貴逼人來!各類資產上揚,令外匯基金坐着不動,亦輕鬆地財源滾滾來,但隨着收水進入倒數,資產價格終會見頂回落。

外匯基金成立的主要目的,是要維持港元匯價及金融體系穩定,鞏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非純粹追求高回報。不過,以目前基金管理規模近四萬億元,對支持七百萬人口的金融系統,絕對是綽綽有餘,更何況當中也管理着政府財政儲備,納稅人的財富,回報愈高,也愈多資源能夠貢獻社會。

儘管今年表現亮麗,但外匯基金長久以來,回報差勁也常遭詬病,回望亞洲另一主權基金,新加坡淡馬錫過去二十年股東年回報率達6%;全球最大、管理資產規模逾萬億美元的挪威主權基金,更是成績斐然。

香港外匯基金累積大筆儲備,有積穀防饑的意義,但香港人口老化,貧富懸殊嚴重,市民看着港府萬億儲備,生活卻長期艱困,大眾固然冀望財金管員能夠做得更多,把香港人的財富進一步增值回饋社會,也是理所當然;而非目前每次成績好,便拿出來炫耀一番,成績差就一句無能為力,時不與我就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