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論檀:「吃雞」遊戲展現強大吸金力

「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如果作為一名遊戲主播甚至網紅,你還不知道這個「吃雞」這個遊戲,說明你已經OUT了,這遊戲大有取代國民手遊王者榮耀的氣勢。

「吃雞」本名叫做《絕地求生大逃殺》,由傳奇製作人Brendan Greene帶領南韓公司Bluehole開發。在玩家勝利之後,屏幕上會出現「大吉大利 今晚吃雞」的字樣,因而被玩家簡稱為吃雞。

這在PC端遊界可謂是不折不扣的奇迹。《絕地求生》今年三月二十三日才在Steam遊戲平台上線,創下了超過二十周的銷量冠軍,保守銷量超過800萬份。截至九月十七日,同時在線人數超過135萬人,超越《DOTA2》成為Steam平台在線人數最高的遊戲。

去年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655.7億元人民幣,手遊市場佔比49.5%,端遊為35.2%,手遊首次超過端遊,端遊在近十二年中首次出現負增長。《英雄聯盟》、《地下城與勇士》、《穿越火線》、《坦克世界》和《DOTA2》佔領了大部分市場,剩下的遊戲連湯都喝不到。

新端遊爆紅 銷量火熱

《絕地求生》的爆紅既是偶然,又是必然。其遊戲製作人Brendan Greene在而立之年事業失敗,與妻子離婚,隨後回家打機度日,投入時間愈來愈多,愈想自己製作一款遊戲。在他的假想世界中,所有人被空投到一片荒野中,每個人都要在廢棄房屋和工廠裏搜尋槍枝、彈藥或資源,求得生存。這還沒完,地圖會不斷收縮,不斷增加毒氣區,迫使幸存者廝殺,誰活到最後就是勝者。

這一簡單的創意成為日後所有「大逃殺」遊戲的鼻祖,惟這不是甚麼新鮮創意,早在一九九九年日本小說家高見廣春出版的小說《Battle Royale》中就已出現。小說引起極大爭議,全球多個地區禁止發行,但也為隨後的漫畫、電影和遊戲衍生品打下基礎。《大逃殺》在日本早已被電影化,美國的《飢餓遊戲》、更早的《蝙蝠俠──黑夜之神》、《恐懼鬥室》等,都有大逃殺的影子。

《絕地求生》另一個突破,在於非常成功地讓中國玩家掏錢。根據Brendan Greene本人描述,截至九月,遊戲在Steam銷量超過1,000萬份。中國區售價為98元人民幣,美國區為30美元,並不便宜。中國和美國玩家購買佔比分別為19.93%和20.88%,意味着遊戲從三月上線以來,僅用了五個月時間就達成了1,000萬份銷量,足以載入遊戲史冊。

騰訊代理將如虎添翼

Steam全平台遊戲中,最高的《GTA5》銷量為4,000萬份,《上古卷軸5》3,000萬份,《守望先鋒》也在今年突破3,000萬,按照五個月突破1,000萬銷量來看,未來《絕地求生》成為現象級遊戲只是時間問題。

這還不夠,你還需要高配電腦,甚至月供30元。由於各種原因,內地直連遊戲服務器延遲很高,玩家根本無法好好玩遊戲。加上遊戲優化極爛,想要玩得平滑順暢,還需要一台至少8,500元的台式機。在玩家中被嘲諷為:花了98元買了一個9,800元才能玩的遊戲。

最新消息是騰訊(00700)自家的We Game平台可能引入《絕地求生》。騰訊所面臨的,是如何大幅度優化遊戲,如何將其像自家的《英雄聯盟》和《王者榮耀》一樣精細化營運。

獨立經濟評論家 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