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主板如何攞 「Q嘜」?

港股市場沒有設定退市機制,監管機構視買賣上市公司殼是「走後門」,結果致有機會過關的上市公司殼變成奇貨可居,殼價愈做愈貴,還令主板個股充斥連年虧損,缺乏業績表現,有些甚至被謔稱為「老千股」的上市企業而無法改善,令市場淪為外人笑柄。

為要引入「同股不同權」企業上市,不惜在主板、創業板以外設立新板的港交所(00388),卻表示在成功設立新板後,會把主板打造成「優質板塊」,但在上述這些劣質股份仍充斥下,未來主板如何稱得上是優質上市企業的板塊?

過去一周本地股市上演一幕幾近細價股股災的事件,幾十隻三、四線上市企業股份價格同時出現暴瀉,其中不乏跌幅逾90%者,這些股份有來自主板,也有些是來自創業板。據說其中多家彼此都是互有關連或甚至相互持股者,暴跌背後其中一個傳聞,據說是由於市場指港交所擬強制股價於一元以下、交投不活躍的「殭屍股」退市,引起恐慌性拋售所致。

這個傳聞是不可能的事,港交所也急忙否認,一如我此前所說,本地市場的上市規則從未如A股一樣制訂退市機制,除非有關企業出現財務問題,令持續經營成疑被停牌,否則港交所憑甚麼條例強制該類股份退市?故有關傳聞毫無根據,暴跌股份之間倘如市場傳聞是互有牽連,則這次暴跌相信只不過是骨牌效應的結果。

縱然港交所為要實現把主板打造成優質板塊的理想,倡議修例迫使該類表現不濟的股份退市,相信除可能會面對不少爭議外,就算最終能成事實,也將是很久之後的事,我料成事機會其實不高,則市場充斥劣質股份的情況仍會揮之不去。

缺乏有效退市機制

市場雖缺乏有效退市機制,劣質股份充斥的情況倒非完全沒有辦法可解決,讓既有實力又擁有具發展前景業務的強者加入,讓相關企業起死回生,不但對於股東有利,對於市場,也可藉此清理一些劣質上市股份,是多方面可共贏的善策,無奈監管機構對於市場買賣殼活動一直深惡痛絕,致劣質股份充斥問題無法解決。

我這樣說,讓人感覺我是支持買賣殼活動。我對於正常買賣殼活動素來持有特別看法,我的論點是,市場既乏退市機制,與其任由該類股份半生不死繼續存在,不如讓有能者注入更具前景業務,讓股份得以回生,讓小股東的投資得以重現曙光或套現,這樣對各方都有利。

我必須說明,絕不認同在上市前已安排好於上市後,過了禁售期便轉售控制權的所謂「啤殼」行為,這類形同欺騙監管當局及投資者的勾當是必須嚴格處理,甚至繩之於法。

賣殼變相清理劣股

惟對於一些上市經年,業務一直毫無表現,甚至長期處虧損狀態,股價長處低谷,交投稀疏,小股東無從套現的上市企業,則不妨考慮另作處理,讓其落入有能者手中,讓有關企業得以重生,讓市場可藉此清理一些劣質股份,讓主板市場真正成為「優質股份」的板塊。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