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拗不停 內地難改政策市

今年來內地收緊金融監管,全力推動去槓桿,市場缺水後遺症漸現,拆借緊張,股市一籌莫展,A股輾轉回落將年內升幅化為烏有,隨即又見新股上市審批轉歎慢板,反映中國資本市場空有改革願景,每到重要關節,往往試圖以政策逆轉頹勢,製造榮景假象。

近期A股上市與融資金額顯著回落,官方說法是因應市場變化作出動態調整,但明眼人都看到,這不過是另一次股市表現不濟下的托市招數。回顧滬綜指自四月初在三千三百點屢攻不破,隨即掉頭往下,跌至三千點關苦苦掙扎,在環球股市牛氣大盛之下卻斯人獨憔悴。

端午假前,內地股市還保持每周平均十家新公司上市速度,但近三星期已減少至每周只得數家,募集資金較之前每周六十億元人民幣銳減過半;令人疑惑的是,新上市申請被阻個案佔達兩成七,是過去十年平均值的兩倍,若非上市公司申請質素突然變劣,則官方藉減少新股放行,意圖托市彰彰明甚。

一向以來,A股都將新股上市看成洪水猛獸,每次股市不濟即被叫停,歷史上已出現九次拉閘事件,但現實證明在新股叫停期間,A股表現並非特佳,反而重開之前,投資者怕得要命,例必有一番震盪。可惜打從散戶以至監管大員還樂此不疲,一廂情願迷信減慢甚至叫停新股上市可達托市功效。

A股長年以投機散戶主導,立心不良的公司靠上市圈錢,營造上市即升假象,漸漸形成惡性循環,每逢新股上市例必吸引散戶義無反顧認購,試圖在隨買隨沽之間搵快錢,這種畸形市場生態,在低迷氣氛下吸引更多散戶追逐於「買來賣」的快閃遊戲。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股市規模僅次於華爾街,可是在國際金融舞台的影響力卻不成正比,多年來望納入環球基金投資標的MSCI,已連續三年被拒門外。事實上,在普遍信奉自由經濟的股海之中,中國慣常以行政手段介入,就連新股上市門戶也時開時停,也難怪長期遭國際投資者詬病。

股市本來是企業募集資金的場所,藉以引入活水拓展業務,對國家經濟健康發展極為重要,無論叫停抑或暫緩新股上市,恐怕是好心做壞事!優質企業難獲得融資,亦為殼股炒賣提供藉口,股市既喪失創業功能,也失掉扶植企業萌壯的宗旨,窒礙長遠發展,對吸引外資壯大市場的如意算盤只怕更難如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