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機構上月獲發資管牌

五月份有14家機構獲香港證監會發出資產管理牌照(九號牌),當中包括吳家順成立的海納資產管理,亦有曾任職中資及外資大行的金融高管自立門戶。吳家順接受本報查詢時直言,現時在香港當投資者較當分析員更有保障。

吳家順自立門戶

吳家順去年八月辭任中國銀盛資產管理董事之後,終於有新去向,原來他自己成立資產管理公司。他表示,成立的資本完全靠自己,沒有中資或任何強大資本背景。

他又指,在香港做投資者獲得的保障較多,好過做分析員,未來投資策略以選擇科技股為主。

在五月中獲證監會發九號牌的,尚有一家名為乘勢轉機的公司,其負責人張冠偉曾任職道富環球的代表。另一負責人何耀東來頭更猛,曾經在對沖基金大鱷科恩(Steve Cohen)旗下Point72 Asia任代表。

另外,較特別的新九號牌公司負責人有君盛亞洲投資的負責人吳志凱,他曾在「內地私募基金教父」趙丹陽旗下的赤子之心資本亞洲任職負人員。

另外,擘詳資產管理代表何思嫻,○七年十月至○八年九月尾曾在美國雷曼兄弟亞洲投資任代表,即她親自見證了美國總公司於○八年九月十五日,申請破產保護的歷史性時刻。

對於有中資券商指,證券業淘弱留強是進步的關鍵,「該倒就讓它倒」,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不論是中央推出的CEPA、滬深港通、債券通、以至正積極爭取的新股通等,中央對香港金融政策都是希望內地和香港能做到互惠互利,無論是港資或中資券商,都做到雙贏並重,共同開發市場,故不認同中小券商沒有存在的價值。

業界冀准「北伐」

他認同中資券商把香港金融愈做愈大,但同時也為市場帶來維持質素的煩惱,強調發展市場也要質量並重。

他又指出,現時內地券商可以南下來香港開展業務,但是本地中小企卻遲遲未能夠北上,需要正視有關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