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內地股市,投資者怨氣沖天。因近一年來平穩的市場,短短個多月間,股市指數持續下跌,滬綜指甚至跌至接近3,000點。與歐美股市及香港股市相比,今年中國股市則是冰火兩重天。美國股市指數創了歷史新紀錄,納斯達克股市指數更跑贏整個市場。為何歐美股市及香港股市,儘管經濟增長遠差於中國,但是這些股市指數一再上漲?
有市場人士認為,指數持續下跌主要與推出嚴厲監管政策及央行收縮市場流動性有關,但實際原因並非如此。
中國股市之所以一直無法交出與經濟增長相配的成績,既關乎政府對股市過度參與,也與金融改革的大思路有關。近期中央及金融相關部門,基本上都認為最大問題就是市場結構不合理,就是以銀行為主導的間接融資比重過高,及以證券市場為主導的直接融資比重過低,造成企業債務比重高、融資成本高及中小企業融資困難。所以急速發展直接融資、讓更多企業上市,成為國家金融市場發展的重大戰略選擇。
但是,如果中國股市的基礎性制度沒有準備好,股市要想發展起來是不可能的。更何況,當前中國的信用體系仍是由政府隱性擔保的制度安排,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要快速發展中國股市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要超越式發展,中國股市的風險一定大增。
今年中國上市公司IPO大躍進,表面上是要疏導為企業融資打開方便之門,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但為何中國企業會湧入A股市場,甚至不少在歐美及香港已上市的企業都千方百計回歸A股市場?因為公司可借上市一夜暴富。當前中國股市是一個零和博弈的市場,大量公司IPO,受傷害的肯定是中小投資者,中小投資者豈能不用腳來投票退出市場?在這種情況下,中國股市能夠繁榮起來嗎?
今年歐美及香港股市上漲的動力,主要是科網股所帶動。如果歐美及香港的投資者沒有投資在科網股上,指數雖然大升,但其持股股價可能在跌,投資者根本分享不到股市上漲的成果。
最近高盛報告指,年初至今標指成分股中,10隻為指數貢獻了46%升幅,而這些主要是科網公司-Apple、facebook、亞馬遜、Google母公司Alphabet及微軟等。
在歐美和香港股市,甚至中國股市,市值只佔市場20%的股票,往往成了股市上升的主要動力。今年以來,對美國標準普爾指數上漲作出主要貢獻的,正是科網巨頭。而最近中國股市頂住指數不下跌的,則是以國有銀行為主的所謂大藍籌。
中國股市已發展近30年,但為何就是沒有如Apple、騰訊這樣的持續快速增長的上市公司呢?中國股市所謂大藍籌以國企為主,根本沒有科技巨頭。
儘管騰訊和阿里巴巴是中國公司,但分別在港、美上市,否則若然在內地上市,也會把這些股份染成怪物,這是中國證券市場的制度使然,亦即是常說的:「好的制度安排可以讓壞人也得守住底線,壞的制度則會把好人變成壞人」。所以,如果中國股市的市場規則不能夠從根本上改革,股市想牛起來殊不容易。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