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對創業的感覺,有點像從戀人之間愛情到親情的轉變,只要今天比昨天好一點就夠了。」小i機器人之父袁輝16年前放棄買樓毅然創業,因人工智能經過60年的發展,經歷三次浪潮,他覺得這一次是不可逆轉的,「只要能夠不斷接近目標,終有一天會到達頂峰。」
智能機器人技術和平台提供商小i機器人(上海智臻智能網絡科技股份公司,內地新三板代號:834869)今年初宣布在香港成立子公司,落戶科學園,冀把品牌打入國際市場。目前公司業務覆蓋通訊、金融、電子商務等範疇,服務用戶逾5億。去年上半年營業收入逾1,263萬元人民幣(未經審計),同比增長4%。
小i機器人創始人、董事長兼行政總裁袁輝憶述創業經過:「當年還年輕,有夢想,看到科技為世界帶來影響和轉變,人類要邁進移動時代的機遇。加上當時內地尚未有影響全球的科技公司,被外國人揶揄只懂抄襲,故就想做一些可影響全球的事情。」
他像所有擁有夢想的年輕人般,未想太多,只拿一個月薪金就在○一年創業:「資金當然不夠,後來我和太太把買房子的錢都賠進去,放棄買房子。其後兩年,公司幾乎無收入,靠太太人工支持生活。」
幸而○三年時終有轉機。袁輝與小i機器人總裁兼首席技術官朱頻頻做了一款智能聊天機械人產品放在MSN上,這就是最初的小i。「人們可跟它聊天互動,問所有的資訊,實現的功能很像7年後出現的蘋果公司Siri,故在僅一個月後,小i的MSN好友就達40萬。到○六年,使用者數量超過1億,但這亦開始創業最艱難的一段。」袁輝稱。
「○六至○九這三年最困難,原因是產品太超前卻找不到盈利模式,公司在科研、頻寬、伺服器損耗、人力、維護上付出巨大成本,員工從最高峰的200人減少至40、50人。再者當年我患有嚴重胃病,一發作我就想賣掉公司,幸而病情好轉,打消念頭。」
終於,袁輝用這三年讓公司完成轉型,從針對消費者(C)的「燒錢」模式切換到針對政府企業使用者(B)的「掙錢」模式。或更準確點,現在他們採用「B2B2C」商業模式,消費者透過企業的服務已可無形中接觸到小i。
現時小i佔據內地智能客服市場90%的份額。舉例在內地,三大電訊營運商自動回覆客戶結餘查詢的短訊、銀行自動回答客戶積分、欠款查閱的服務等,基本上都是小i提供。大家亦可在微信關注「小i機器人」公眾號,透過文字或語音向它查詢天氣、交通、食肆等不同資訊,小i亦會按照查詢方式作文字或語音回覆。
袁輝指,人們問小i的問題包羅萬有,有關天氣、股票、愛情等,只要平台夠開放,隨着時間,基本上所有問題都會有答案。當然,答案是否你想要的,就不一定。
談及人工智能(AI)的未來發展,他深信這次浪潮不會逆轉:「前兩次AI之所以沒有發展起來,是方向選擇和周邊環境都不具備。不過今次,雲計算、大數據等的發展,都為AI奠定外部基礎。雖然目前AI距離真正的崛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們仍在路上。我們不怕走彎路,因只要能不斷接近目標,終有一天會到達頂峰。我相信,AI技術需實現商業化落地,才能有長遠發展。AI產業化不僅是靠技術驅動,還要依靠真實資料和商業邏輯的驅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