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債首季9宗違約 歷年最衰

內地企業債券違約愈發嚴重,據外電報道,年初至今有7間中國企業出現9宗在岸債違約情況,為最差開局的一年,出現債務違約的企業主要是依賴「舊經濟」為主。

「舊經濟」企業高危

彭博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中國企業在岸債券違約為29宗,而一七年首季內,已有7間公司發生9宗,當中多數的違約企業依賴於重工業及建築業,反映出中國舊經濟模式所面臨的挑戰。雖然程度仍遠未及危機爆發的地步,但反映出決策者減少推動債市流動性的力度,同時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傷亡」。

數據亦顯示,自去年十二月底以來,中國企業已經取消了1,29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債券發行,按年大幅上升逾50%。

收益率升 更難發債

內地分析認為,實力弱的企業無法發行債券,增加其自身的現金流壓力,若這種違約速度持續下去,實力弱的企業發行債券的難度甚至會更大,因為公司債收益率進一步攀升。

事實上,可口可樂內地供應商珠海中富上月底宣布債務違約,是一周內第四間企業相繼違約之一,四家企業違約涉及總金額超過360億元。報道指,從不同途徑的數據來看,中國公司債券違約的節奏正在加快。

Wind數據顯示,一四年以來,中國債券市場開始步入違約時代,其中一五年八月至十二月、一六年三月至五月、一六年六月至九月、十一月為四個違約事件最頻發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