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不時羨慕內地居民有手機便可以「出門不用帶錢包」,但方便需要付出代價,你又是否願意將衣食住行各項細節分享給錢包公司呢?WeChat Pay及支付寶HK成功落戶香港,但專家認為,他們難將內地支付模式複製至香港,尤其考慮到各地用家對收集個人資料的接受程度不一。
內地用戶由出門Call車、在餐廳點餐以至負評商戶,每日生活幾乎都離不開微信,所以微信能收集大量用戶數據,並進一步完善體驗。不過安永亞太區金融技術主管勞瞻斯(James Lloyd)表示,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寶)及騰訊(00700)(旗下微信)難將內地的一套複製至海外,原因是國家愈發達,內地錢包品牌愈難打入。
他解釋,一來品牌的海外合作商戶遠少於內地合作方,沒有太多支付場景,海外市場像WhatsApp及Facebook Messenger等通訊及圖片分享軟件更普及,二來是海外用戶對收集個人資料尤其敏感。根據哈佛商業評論一五年的統計,為保障個人資料,中國用戶最多僅願意花4.48美元,而德國用戶願意最多支付184.2美元,可見發達國家非常看重個人資料。
早前支付寶HK引起私隱憂慮,消委會去年十月指其會永久保留用戶個人資料,支付寶HK雖澄清只會保留七年,不過上月再有報道指,五款由內地公司開發的熱門網絡支付應用程式,包括WeChat、淘寶、淘寶全球、支付寶錢包及天貓,除可識別用戶身份、紀錄活動及位置定位等敏感資料,更可把相關資料隨時傳送到內地的伺服器。各種傳聞打擊香港市民選用內地品牌手機錢包的信心。
隨着香港金融管理局推出《儲值支付工具條例》,手機錢包已由零星選擇,擴展至「七雄激鬥」,分別為本地公司TNG、拍住賞及八達通旗下的O! ePay,過江龍WeChat Pay以及支付寶HK,還有國際品牌Android Pay及Apple Pay。Android Pay及Apple Pay透過綁定信用卡支付,其餘品牌則需為錢包預先充值才可消費。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指,大家現傾向安裝多個手機錢包,視乎優惠及特定用途而選用,「香港是開放自由市場,連TNG這類小公司亦拿到一定市佔,所以未必會發展成內地一、兩個品牌獨大的局面」。
目前Apple Pay及Android Pay功能只限支付,而TNG、拍住賞則力圖完善支付前體驗(如個人化優惠及會員卡等)及財務管理(家人共享帳戶等),期望突破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