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中國陷人口老化危機

內地實行全面開放二孩政策,推行至今近一年,國家衞計委料今年出生人口將超過1,750萬,大致相當於○○年前後的人口出生規模。一○年以來,中國總和生率(每名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目)徘徊在1.54至1.64之間,但到一五年,內地的總和生育率大幅下降至1.047,故就算去年至今出生人數稍為回升,對紓緩中國不斷老化的人口,中短期而言幫助極為有限,這批初出生的勞動力生力軍,最少要十六至十八年後才能投入成為真正的勞動力。但現時中國六十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逾兩億,佔總人口約15%,遠高於聯合國定下10%的老年人口標準。

據資料推算,中國人口總量於二五年左右達到頂峰,數量介乎14.1億和14.3億,並開始逐漸減少。但老年人口年均增長達800萬人,到五○年總數增至4.3億。雖然二孩政策的成效將會在三二年以後逐漸浮現,但要支持4.3億老年人口並非易事,亦是全球各國未曾處理過的人口難題。

加添誘因鼓勵生育

據今年聯合國公布數字,現時中國平均每七名工人支援一名退休工人,但在三十五年後,隨着人口增長減慢和老化,將只有兩名工人支援一名退休工人。

雖然中央政府多次表明,截至一五年,中國社保基金盈餘503億美元,但中國社科院推算,倘人口增長減慢和老化的趨勢不變,社保基金將在三○年錄得赤字,到五○年,累計赤字可達118萬億美元。

要擺脫社保基金可能出現的驚人赤字,不僅是放寬一孩政策,更要提供誘因,例如提升教育質素和機會、改善醫療制度、支援幼兒服務等鼓勵父母生育。但筆者更想強調,透過增加人口提升勞動力,並不是、亦不應是唯一的有效方法,要讓現職工人更有能力支援退休工人,必須令工人更具生產力,工人的生產力取決於工人每工時的產品數量(即邊際產量) 以及該產品的市場價值。而邊際產量及該產品的市場價值就視乎這名工人本身具備的人力資源(Human Capital) 、生產技術和設備。

投放資源 產品增值

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和日本)增加勞動生產力,非單靠增加人口或勞動力數量,而是積極投放資源,提供一流的的教育、科研和設備更生,讓工人生產更多及更高增值的產品和服務,此舉不僅保持經濟增長的動力,更能讓較小量的高生產力工人支持社保基金的持續運作。

鄺志良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包括中國經濟政策及發展。

作者:鄺志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