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六大優勢產業有短處

上屆政府提出香港可發展「六大優勢產業」,六大優勢產業包括文化及創意產業、教育、私營醫療、檢測認證、環保工業以及創新科技產業。

其中所謂創新科技產業,其實並非獨立的產業,而是各行各業均可善用,以提高競爭力的工具或手段。

文化創意提高凝聚力

至於其他五大優勢產業,筆者最支持的是文化及創意產業,認為最值得大力支持,最反對的則是私營醫療,認為不但不會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更有可能損害民生;然而,筆者會支持發展高效的教育產業。這些取態都是建基於香港的具體情況。

首先,香港的確不乏文化及創意產業的人才,而且文化及創意產業最能為社會提高凝聚力。儘管香港缺乏表演場地和演練場地,文化人和熱衷表演事業的人士仍堅持下去,非常活躍。不支持或支持不足這些自發的民間活動,絕對是香港的損失。

辦私營醫療自討苦吃

筆者反對發展私營醫療,最根本原因是我們的公營醫療目前已嚴重不足,難以應付市民迫切和不斷增加的需要。再者,公立醫院長期人手不足,醫護人員工作壓力非常大。發展私營醫療必然導致進一步的人手流失,打擊留守崗位的醫護人員的士氣,亦損害醫療服務質素。

私營醫療產業愈成功,私營醫院的薪酬亦愈高,公立醫院若不大幅調高薪酬,就只會不斷流失優秀員工。發展私營醫療產業只能在公營醫療服務水平有保障的情況下才予考慮。

教育產業剛好相反。近年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適齡升讀大學的年輕人數目不斷下降,私立專上院校收生不足情況嚴重。香港私立專上院校很多都辦得很好,辦學人士的出發點都是服務社會,亦招攬不少高學歷和資歷的人才。在現時本地學生不足、學位出現剩餘下,政府對私立專上院校收海外生的限制顯得非常不合理。

私校招海外生好處多

有人指出:教育產業意味教育變成一盤生意,有違教育以「育人」為目的的精神。以優質服務換取回報,只要沒有負面的社會影響,其實並無不妥。內地某著名補習社營運非常成功,亦早已經在紐約上市。本文提到的教育產業則並非指以牟利為宗旨的辦學。

筆者要指出的是:既然本港的私立院校有校舍、有師資、有熱誠,卻出現收生不足,政府實在沒有理由限制收海外生。

多收海外生好處多的是:一是提升學生質素;二是提升國際化、讓本地生多點接觸外來學生;三是讓課程更豐富。學生不足會使一些課目無法開辦,減少學生的選擇。相反,在人手嚴重短缺下,發展私營醫療產業卻會損害市民的醫療保障。

何濼生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珠海學院商學院院長。

作者: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