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癲象擴散 泡沫遲早爆破

銀行低息,加上長期的土地供應失衡,香港樓市貴絕全球,已是舉世聞名,樓價與港人收入及負擔能力脫節,市民居住面積愈來愈細,衍生出納米樓、劏房的畸形現象,近日更有「太空艙」床位湧現租務市場,居住環境淪落到多年前的籠屋翻版,當樓價與租金不斷攀升,有能力入市的人愈來愈少,在最後一批購買力也被市場榨乾後,樓瘋的音樂椅遊戲亦會來到盡頭,泡沫一旦爆破,後果肯定不堪設想。

今年英國公投意外脫歐,困擾環球經濟的不明朗因素漸現,央行貨幣政策寧寬莫緊,共識是資金氾濫日子,很可能比想像來得更長。年初短暫調整的香港樓市,在熱錢回流下,今年中已率先發難,熱度瞬間達到沸點,樓價指數在短短半年間,已從低位上升達一成,與一五年第三季「癲峰」相比,只差數個百分點,樓價攀升,租金向上,也是必然定率。

政府近年積極增加土地供應,但遠水難救近火,各類樓價指數鬥創新高,五、六百呎新樓動輒上千萬元,可悲是回望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不過區區二萬六千元,就算不吃不喝,依然買不起兩片磚頭,數百呎小小蝸居,再不是普羅家庭可以容易負擔。

樓價水漲船高,引發惡性循環,新盤將貨就價,趨向微型化,百多兩百呎上車單位成為主流,務求把入市門檻定得一般人都可上車,而租金與樓價如影隨形,業主放租叫價也變得進取,租客負擔不起,惟有愈住愈細,有調查反映過去一年,劏房租金升幅達一成三,增幅在正常私樓之上,近期一個港島西區唐樓的「太空艙」式床位,月租嗌五千一百元,引發全城關注,作為金融中心,以亞洲發達都會自居的香港,市民居住環境與生活質素卻不斷倒退。

以往樓市升浪,往往由豪宅揭開序幕,再擴散到中型單位,最後輪到細單位,才算完成一個樓市周期。今次一反常態,呎數細的上車盤單位升得最狂,中港經濟卻未見改善,營商環境持續惡化,加上港府針對大銀碼住宅的樓市辣招,壓抑着豪宅市道,細單位變了主角。

以往負擔得起七、八百呎的中產準買家,已跌進四百呎上車盤市場,那些本來等候樓價回落才上車的買家,可謂望穿秋水,最終眼見愈等愈貴,亦無奈衝上樓市尾班車,當全城都談論着樓市升勢時,正如那位專家所言,已聽到樓價下跌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