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售卓佳套現大行睇淡嗌沽

東亞銀行(00023)近年業績表現遜色,除大規模裁員之外,亦連環放售資產,昨日終落實以64.697億元出售旗下投資者服務公司卓佳(Tricor)予Permira基金的全資子公司。不過,早前已經有券商發表報告,直言出售卓佳的一次過收益難以支持東亞的估值,維持東亞「減持」投資評級。

東亞以及新創建集團(00659)透過East Asia Secretaries,分別持有卓佳75.61%及24.39%權益。東亞通告表示,該行及新創建已於昨日與Permira基金的全資子公司Trivium,簽訂股份購買協議,以64.697億元出售卓佳全數股權。東亞預期可為該行帶來約31億元利潤,將用作一般營運資金及將來業務發展用途,新創建則料交易可為公司貢獻約9億元溢利。

交易須獲監管批准

不過,東亞通告同時表示,出售的完成以獲得英屬處女群島金融服務委員會、汶萊金融管理局、開曼群島金融管理局、馬來西亞證券委員會及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的監管批准為前提,因此交易可能繼續進行亦可能無法繼續進行,建議股東及潛在投資者在買賣該行證券時須謹慎行事。

摩根大通早前發表報告,直指出售卓佳的憧憬已令東亞股價大大偏離基本因素,又稱出售卓佳的一次過收益難以支持東亞估值,預期未來一年其股東回報率將低於6%,維持東亞「減持」投資評級。

事實上,近年東亞業績表現遜色,截至一六年六月底止,東亞中期純利瀉37.5%至20.95億元,當中內地的資產質素持續惡化,東亞中國不良貸款出現雙升,減值貸款比率較去年底升0.17個百分點至2.8%,不良貸款餘額則升3.9%至41.04億元,拖低銀行盈利。

業績差 連環售資產

面對業績差劣,東亞六月時宣布裁減180人,並將旗下東亞證券的所有零售網點關閉,主席李國寶於中期業績會表示,已於今年初展開減省成本計劃,擬於一八年前節省7億元成本,該行亦未有排除日後裁員的可能。

與此同時,東亞近期更連環放售資產。除卓佳之外,今年七月標售持有逾三十年的銅鑼灣怡和街老舖。市場早前傳出,東亞透過要約形式售出位於慈雲山毓華里地舖及筲箕灣道307號地舖連一樓單位。

東亞管理層與對沖基金股東Elliott的爭拗亦不斷。Elliott早前向東亞及李國寶等多名董事提出「不公平損害的呈請」,香港高等法院原訟法庭已決定控辯雙方律師於明年四月七日再續聆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