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三道板斧 經濟欲救難救

英倫銀行昨一如預期減息○點二五厘,並大增購債規模六百億英鎊。顯而易見,在脫歐陰霾下,英國央行終迫於形勢緊跟環球放水大軍,力圖挽救搖搖欲墜的經濟。不過,環球央行黔驢技窮,在多重金融危機等不明朗因素下,恐怕亦欲救難救。

事實上,英國今次減息舉動可謂一箭雙鵰,既為脆弱的經濟注射補針,也為日後漫長的脫歐談判先做防風措施。所以,英倫銀行毫不吝嗇地狂水猛灌,將資產購買規模大增至四千三百五十億英鎊,重啟一二年以來的量化寬鬆購債計劃。

不可忽視的是,英倫銀行同時將一七年經濟增長預測從百分之二點三大幅下調至百分之○點八,下調幅度為歷來最大。凡此種種,皆顯示上月議息雖按兵不動,但在脫歐公布後的多項經濟數據失速下,如今醜婦終須見家翁,決心做好風暴前準備。

昨日,各路投資者皆將焦點放在英國議息結果上,匯市表現多少道出了資金睇法:作為暴風眼的歐元及英鎊,在亞洲市時段波幅均少於一百點子,但公布結果後英鎊急跌近二百點子,英國十年期國債孳息同樣跌至○點六三厘;避險貨幣日圓卻繼續偏強;美匯指數則受周五即將公布的非農職位數據左右,穩守九十五水平。由此可見,資金近期在風險事件前,並非進取地尋找投資機遇,反而保守地以「避險」為主。

有說資金愈趨保守實非不得已,因全球央行齊齊大玩放水遊戲,致使實體經濟發展遭嚴重扭曲,且從整體上看,環球經濟又重陷衰退邊緣,但往後央行能出的招數卻少之又少,無非是量寬再量寬、低息甚至負利率,以及干預匯率,可惜金融市場卻也愈益動盪,經濟崩潰風險更難防。

其實,美國數據時好時壞,加息隨時要等總統大選後;日本央行早前未有大手救經濟,以陰謀論就是要留下彈藥,以應付脫歐風暴爆發;至於歐洲央行繼續不變應萬變,但經濟未見起色;中國經濟增長失速已成事實,但為了維穩匯率,要在刺激經濟措施上出重手亦有難言之隱。

所謂萬物皆有極限,物極必反事例在投資市場屢見不鮮,放水及低息環境令貨幣嚴重貶值、負利率未見其利先見其弊,民眾未增加投資之餘反人心惶惶,減少消費;匯率波動則使商貿往來風險上升,減少廠家投資意欲。不難發現,環球央行在長時間以非常手段干預自由市場後的惡果漸現,即使往後再出重手,恐怕亦難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