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不少人曾經有樓,但現在卻無樓,理由當然是在樓價上升的過程之中忍不住獲利回吐,希望低位再買過,結果事與願違,樓價一路愈挾愈高。他們預期樓價會跌,並非純粹主觀意願,的確有相當多不利因素,只可惜錢的價值跌得比樓更快。
話說回頭,搶購資產的瘋潮,自從英國公投宣布脫歐之後蔓延到股市。由於基本面並沒有改善甚至在惡化之中,股民比業主更加容易患上畏高症。經常提心吊膽,準備大調整。
值得留意的是,股票和物業其中一個主要分別,是交易費用低得多,沽貨之後,如果要反悔重新再追過,不用顧慮太多,所以理論上調整會比樓市來得容易,可是經歷兩三次走完再高追的話,一樣會想放棄走位。
愈來愈多朋友好言相勸,位高勢危,是時候抽身而退,尤其是環球股市經過七月急攻之後,和基本面距離愈拉愈遠。
可是自己近幾年已經移植了樓市贏家的死坐大法,收效顯著,沒有理由忽然要變招。其實反過來看,愈來愈多人憂慮,可能才代表其實高處未算高,強勢股反而值得一路坐。
策略部署方面,自己當然也不是全攻型,打防守的方法,依然是選擇性攻擊個別弱股,博市況長久兩極分化。強勢股還是死坐算數,過去的經驗正正說明,要估計金錢價值下降的速度實在太過難,所以無謂亂博。
弱勢股有得沽,是因為這些公司的價值跌得比錢更加快。打防守的過程,往往令人十分沮喪,沽完之後買唔番,慘遭挾死等等,都是經常作出的犧牲,要控制住風險去博回報是相當艱難。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