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論縱橫:新三板別步港創板後塵

最近,內地新三板分層制度順利落地,共有953家公司成功進入創新層。如何激活創新層,新三板後續制度的出台因此受到關注,這首當其衝的莫過於轉板制度了。

因為近幾年,內地監管部門一直都有在新三板開設轉板機制的構想,甚至希望能夠允許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一年後轉板到創業板上市。

應該說,內地監管部門試圖在新三板開設轉板機制的主觀願望是好的。無非是通過轉板機制的開通來增加新三板市場的吸引力。不過,從實際情況看,開設轉板機制存在多方面問題。

比如對於新三板的發展來說,如果一些好公司都轉到創業板或主板市場,那麼留在新三板市場的就只是一些相對較差的公司,這到底是增加新三板市場的魅力還是削減新三板的魅力呢?

又如新三板掛牌公司若可直接轉板到創業板或主板上市,這對於在A股市場門口排隊上市並且一等就是兩三年的公司來說,又是否公平呢?尤其是希望通過轉板機制讓虧損的互聯網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能夠轉板到創業板上市,而根據創業板退市制度要求,連續虧損三年的公司將直接從創業板市場退市。如此一來,轉板制度又是不是要與退市制度發生衝突呢?

轉板問題多 須正視

因此,對於內地新三板市場來說,轉板機制的推出一定要慎重,在這方面尤其是要以香港創業板市場為鏡。

目前香港的創業板市場基本上是一個被人遺忘的市場,市場長期成交低迷,滿目都是仙股毫股,市場融資功能缺失,新上市公司寥寥無幾。雖然香港創業板淪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允許創業板公司轉板。

香港創業板的淪落,告訴內地新三板市場,要想做「中國的納斯達克」,新三板必須是一個獨立於主板與創業板的市場。

轉板不是新三板市場的魅力所在,它只會讓新三板市場失去自我,失去存在的價值。香港創業板的教訓內地新三板市場一定的牢記。

獨立財經評論員 皮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