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Insight:體品股炒上有難度

恒指昨再升近300點,又是兩點幾發力,此個是歐美基金出動的時間,同時滬股通錄得連續17個交易日淨流入,外資轉攻中港股市乎?無論如何,港股近期幾乎日日收陽燭,所謂六絕及歐國盃魔咒今年料不靈驗。

六月份三大事件有新變化,耶倫周一發表演說再冇提加息時間表,大有縮沙之意;A股入MSCI本來機會話升至七、八成,但當日不設記者會,傳聞又有變數;至於英國脫歐公投至今民調仍係五五波,成為最不明朗因素。不過,古勝仍認為英國人屬於保守兼現實派,所以股市近期視之為機會多於風險,標指隨時在公投之後創新高。

A股自五月最後一個交易日一挾之後,至今又回復死蛇爛鱔格局,今日將公布外貿數據,呢個數據一向最難估,但卻不能過分睇死。恒指有機會挑戰21,634點之阻力位,騰訊(00700)經已接連創下新高,昨日輪到中移(00941)接力,可能下隻到滙控(00005)。

中資搞波恃住錢多

蘇寧買入國際米蘭控制性股權引來議論紛紛,另一間AC米蘭亦傳聞落入中資財團之手。中資近年對於買球會相當積極,先後買起西甲愛斯賓奴和來季降落英冠之阿士東維拉控制權,另入股西甲馬德里體育會和英超曼城。

以前買歐洲四大聯賽球會是中東及俄羅斯佬之玩意,原因是油錢得來容易,但近年油價大跌,變成中資玩晒,而且不但「走出去」,並以超高薪聘請外援到中超搵食。

中資是否錢多得滯?賣電器又同搞球會有乜關係?搞球會主要靠門票、轉播權、廣告及贊助等收入,如果突然出現一超人氣新星仲可賣走賺錢,但大部分搞波都係求名,就如國米已連年蝕錢,若想重振聲威又要花一大筆買球星。雖然今年爆出一間李斯特城名利雙收,泰籍班主刀仔鋸大樹成功例子,但畢竟只佔極少數。

唔少投資者即時諗起炒體育產業股,因為泡沫可製造繁榮。不過,中國所謂體育產業絕大部分集中在體育用品股身上,而體育服務產業所佔比重極小。體育服務產業包括舉辦賽事、搵廣告贊助、經理人收入等,中國尚未成熟。

香港上市公司有智美體育(01661)負責賽事營運,但集中搞馬拉松及龍舟賽,去年受影視節目廣告代理盈利大跌所拖累,純利大跌逾81%。文化傳信(00343)原計劃反向收購一間英超直播權(中國及澳門區)公司,但在港交所(00388)收緊賣殼條例下未必成事,而且內地球迷似乎對意甲及西甲興趣較大。

內地品牌定位太相近

都係講番體品股,隨着同店銷售及訂貨會增長放緩,此板塊的最風光時候已過。而且就算Nike在美國股價亦由最高65美元跌至54.28美元,估值貨比貨之下亦難免有拖累。體品股唔係唔好,只係品牌太多且市場定位相近,一旦增長開始放緩,有可能觸發減價戰。安踏(02020)早前高調公布進軍足球產品,但足球係睇的人多、踢的人少,只係噱頭居多。

踢波兩隊唔計後備都要22人,都市人生活繁忙好難約齊腳,做運動以買一對跑鞋最方便,近年中國及香港均見長跑大行其道,亦帶動運動鞋銷售直線上升。不過,正如同文黃國英上星期以安踏贊助NBA明星捉鹿不懂脫角的例子,中國商人做品牌始終差一截,長線難以是國際品牌的對手。

古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