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推行量寬滿三年,歐洲央行推行量寬剛滿一年。惟此措施在兩地成效均未如理想。
在各個主要已發展經濟體系(美國、英國、歐元區及日本)之間,近年推行兩種不同量寬。聯儲局及英倫銀行推行的量寬大致成功,是因這些措施以購買非銀行業債券為目標,直接增加企業及家庭持有的資金或購買力,及減低私營機構負債。
相反,日央行及歐央行推行量寬成效不大,是因措施以購買銀行債券為目標,並無增加企業及家庭持有的資金或購買力,以及並無減低私營機構負債。
央行於設計量寬計劃時應遵守以下兩項守則:
首先,央行只應購買非銀行業債券。量寬主要目的是(或應該是)增加貨幣供應。若央行購買銀行債券,便不能保證貨幣供應將會增加。反之,購買非銀行業債券則確保能創造新存款,從而增加貨幣供應。
其次,央行只應購買長期債券。降低長期孳息(令孳息曲線趨於平坦)只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央行資產組合不會因為持倉到期而受損。如此,注入經濟的資金便能長時間維持穩定。
日央行不斷違反以上守則,歐央行則主要違反第一條守則。於第二輪量寬期間,聯儲局曾短暫購買國庫票據而非長債,其後需要進行扭曲操作糾正錯誤。
事實上,最基本問題是,歐央行和日央行嘗試透過銀行體系創造信貸的正常途徑去落實量寬。然而,這些渠道已失效,原因是銀行趨於避險而不願放貸,或是家庭和企業仍負債沉重而不願借貸。
在這兩種情況下,依賴不斷減息的政策難以成功,即使利率處負數亦於事無補。鑑於傳統的傳導途徑並不奏效,若央行冀創造新的購買力、令經濟增長恢復正軌、使通脹重返2%水平,以及把利率正常化,其措施必須繞過銀行業。
正確方法是不可將政策集中於調低利率,反之,應透過買入非銀行業證券(或任何其他資產)直接創造資金,從而為企業和家庭新增存款。儘管聯儲局和英倫銀行在○八至一四年並無明確闡述其政策意圖,但實際上就是這樣運作。
換言之,日央行和歐央行應集中於量寬計劃的量化影響,而非利率影響。從另一角度,量寬目的是(或應該是)擴充經濟的購買力或非銀行公營機構的資金,而非藉調低利率鼓勵銀行增加貸款。
日本和歐元區(以及三個歐元掛鈎國家:瑞典、丹麥和瑞士)同樣處負利率環境、經濟增長低於標準及瀕臨通縮邊緣,正值兩地央行均落實錯誤的量寬計劃,事情絕非巧合。
祈連活(John Greenwood)為景順集團首席經濟師,亦從1998年起獲委任為香港外匯基金貨幣發行委員會的委員。祈連活最為港人熟悉的是其「聯繫匯率之父」的稱譽,這緣於1983年他以Asian Monetary Monitor編輯的身份撰寫了一篇文章,提出聯匯的好處,同年港府亦決定把港元與美元掛鈎,至今依然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