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Campus:會考3分男 嗒「唐」變收租王

靠父幹上車置業已見怪不怪!在專業人士,甚至醫生也未能成功置業的年代,會考成績只得3分的William,竟單憑在公司任小職員的兩萬元月薪,建立個人收租王國,目前名下有11個物業單位,每月收租十多萬元,然而,他亦曾兩度身陷負資產仍能逆流而上,究竟這堅離地的炒樓故事有幾曲折離奇?

身為七十後、還未到40歲的William○○年開始從事IT行業工作,甫出身已渴望擁有個人居所,他自學生時代「走堂」兼職已賺得約10萬元積蓄,故在工作約一年後,便買入西貢一間實用面積400餘方呎的村屋,作價56萬元,敍做七成按揭,年期十年。

他稱,「當時月供5,000蚊,人工得七、八千蚊,但總算上咗車。」上車不久,他巧遇○三年沙士,單位估值急跌,首次身陷負資產。「當時入息低,有親戚中咗沙士,驚自己中招,冇人幫到我供樓,好彩安然度過,保住份工。」

他在村屋居住八、九年,期間在行內多次跳槽,薪金三級跳,直至○七年,他開始轉戰內地IT公司,薪金跳升至約2.7萬元。William稱,當時每月僅花數千元,在住村屋期間儲得三十餘萬元銀彈,○八年六月以280餘萬元買入大圍望墳景的私樓單位自住,並將村屋單位出租,將租金作家用,但收樓不久已慘遇金融海嘯,令他第二次身陷負資產。

金融海嘯時期,樓市反彈速度較快,他受壓的日子不算長。「當初大圍私樓係做九成按揭,好快已變負資產,記得隔籬類似單位遲半年買入就平60萬元,仲要連車位添,真係好揼心!好彩嗰陣層樓係用嚟自住,又唔識銀行收樓規矩,少咗壓力。其實買樓自住好過買股票,喺同樣蝕本嘅情況下,層樓住緊唔覺得蝕嘛。」

按樓買股獲利逾一倍

另邊廂,「符碌」賺錢的機會竟接踵而至。金融海嘯後,股市跌至吸引水平,當時不諳股票投資的William竟膽粗粗將供完的村屋單位加按,估價約90萬元,套現50餘萬元。「我合埋眼一注過喺近6蚊買入中國遠洋(01919),其後帳面曾蝕逾三成,冇眼睇,隔咗冇耐,阿媽通知先知隻股升到上12蚊,即時沽出,賺幅逾倍,算係第一桶金。」

與此同時,他任職的公司卻傳賣盤裁員,惟當時每月支出達18,000元,即使持有百萬元資金亦頓感徬徨,他在朋友建議下,萌生在港買唐樓投資的念頭,在約半年間於元朗買入三個實用面積400餘方呎的唐樓單位收租,每個單位買入價為60萬至70萬元,並敍做七成按揭,當年出租回報率達10厘。

上述三個唐樓單位租金收入除可覆蓋每月供款外,另餘下近萬元現金,於是他便將大圍單位轉為H按,息口為H+0.65%,月供金額由逾1.2萬元降至9,000餘元,將唐樓單位的餘下收入月供此單位,減輕供款壓力,自此他亦與唐樓投資結下不解緣。

在內地打滾數年,William認識不少熟悉內房的內地朋友,一一年更斥資約50萬元與他們合夥買入深圳西鄉的多個出租屋單位,他直言,當年對投資並無寄予厚望,亦沒有親自管理租賃業務,「朋友之後更冇晒聲氣,點知事隔一年幾內地政府收地,我分到300幾萬元。」

買深圳樓一年賺個開

他自一二年起,除主力投資香港的唐樓外,亦有繼續再戰內房,曾買入深圳福田區與廣州越秀區的住宅單位,其中以百餘萬元人民幣買入的福田區單位,持貨一年賺得一倍回報,惟他稱,「自己睇得太短線,點估到同區樓至今升七、八倍,只可以話『這些機會不是屬於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