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三連跌」,昨日滬綜指再跌0.25%、深成指再跌0.08%。全月計,滬綜指累挫2.18%,為今年一月之後最差一個月。
昨日滬深兩市窄幅上落,滬綜指輕微低開0.35%,最多僅跌0.52%,之後一度倒升0.17%,全日跌0.25%,收報2,938點;深成指走勢相若,高位低相差不足100點,全日微跌0.08%,收報10,141點,全月則累積下挫3%。昨日兩市成交額僅約3,664億元(人民幣‧下同),滬股通連續第二個交易日錄得淨流入,昨日每日額度餘額為125.19億元,即淨買入4.81億元。
內地債市風險及商品期貨市場「炒風」續惹關注。外電報道,中央考慮將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前至今年夏季召開,金融監管機構改革方案將於是次會議上提出。有知情人士認為,提早召開主要是防範新時期的金融風險,以及維護金融行業的穩定發展。
為抑制商品期貨炒風,外電報道,中證監周一已向各商品期貨交易所提出要求,要控制投機交易,最新目標包括打擊高頻交易。
至於債市風險方面,內媒引述統計數據顯示,前年十一月至今,內地境內提示債券違約風險的發債主體已接近40家,涉及債券超過50隻,金額約600億元。其中,僅今年首四個月就發生14宗債務違約,涉及27隻債券。有券商稱,內地債市無可爭議地進入違約高峰期,又指今年首季以來的債券違約井噴,已導致債市震盪,又指最明顯的包括近千億元新債已取消發行。
另中證監私募基金監管部主任陳自強稱,中國私募基金行業機構數量多、增速快,整體實力不強。有產品的將近8,500家,平均規模是2.7億元,而最突出的問題是非法集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