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十年內 恐剩AI對決

人工智能(AI)炒股近期被追捧得沸沸揚揚,而美國以AI操盤的基金更如雨後春筍,據稱這些AI能根據大量數據和新聞進行分析及預測。以香港為基地的AI基金Aidyia主席Ben Goertzel接受本報專訪,預言十年內主要股市交易只剩下AI操盤基金的對決,人類僅輔助AI進行買賣,屆時金融業有更多人失業。

擁有一頭長鬈髮、看似不修邊幅的Ben原來是國際AI權威,他自八○年代起已在大學研究AI,九○年代曾做過多家金融公司的AI投資應用顧問,其後亦為美國政府工作達九年,包括為華府的軍事部門研究AI應用。

港徵印花稅焗轉戰美股
Ben於一一年在香港成立Aidyia,是本港首隻長短倉、主要買賣美股的AI基金,他以該基金仍未開放給公眾參與為由,拒絕透露規模或表現等。公司以香港○三至一四年的歷史數據作為「回測」(Back Test),「需要餵給AI的數據包括股價、成交量、宏觀經濟數據、個別公司的財務數字、新聞、社交網絡內容等,然後AI自行做預測和買賣。」他指,模擬買賣港股時雖然曾經出現50至60%虧損,但平均每年回報接近30%。

他說,公司曾考慮實戰時炒港股,但最終因為印花稅而轉戰美股,公司在年尾很有機會多推出一隻環球宏觀基金,未來亦有機會在未來推出一隻大中華基金。

須靠人手洽取相關數據

Ben透露,公司的長短倉基金不涉高頻交易,每日最多只做幾次買賣,他笑言:「即使我們所有人放大假,仍然能放心AI能自己運作。」他表示,其實目前美股的85至90%成交都涉及電腦程式落盤買賣,散戶佔比其實非常少,Ben預言未來具備學習能力的強AI基金會愈來愈多,可能十年內股市就會變成AI之間的決戰,人類其中一項工作,是幫AI收集更多的數據。

「例如買美股,AI需要Twitter的新聞,可是我要進入中國市場的話,便需要向微博一類公司取得數據庫存,這相信在幾十年以內都需要靠人力去跟對方談判來取得相關數據。」Ben又認為,未來幾十年,AI和機器將會令更多人失業,但創造的財富可能更多,需要社福制度改變來迎合這種人力結構轉變的問題。

曾任歐美投行高層的中大全球政治經濟社會科學碩士課程客席講師黃元山指,投行應用程式操盤已有多年,但背後絕非靠單一程式便可成功,例如通過數量模型計算尋找投資機會的量化基金(Quant Fund),失利情況時有發生。他認為,AI對炒股程式的好處暫時只是結合大數據資訊作分析推算,而且相關資訊更有效快速反映於市價上,但不應以此視為獲得市場優勢的必然條件。

富豪倚重電腦投資建議

黃元山認為,美國硅谷的部分科技富豪,甚至已經透過電腦程式代替人手,自動作出資產管理及配置方面的建議。相對於歐美市場,香港投資者在資產配置的取態向來較為單一,若香港業界能利用這類新技術推出新服務,或有利提升香港金融市場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