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需要App變陣 鬥快賺錢

召車程式Uber天價估值,成為按需要應用程式(On-Demand App)的神話,惟搞App的新創企業遇上環球風險融資氣氛轉差,加上提供同類服務的對手愈來愈多,直接威脅毛利率,過去水源充足下的經營方式不得不作出調整。

美送貨商謀打入英國

不少按需要應用程式新創企業成立初期,只着眼於高速增長,「燒錢」擴張務求將市場做大,過程中除提供大量折扣優惠吸客,惟業務成熟後才發現長期成本超乎預期。不過,隨着風險投資者態度變得審慎,業界人士提醒,賺錢壓力已迫在眉睫,必須盡快實現正現金流,找出可持續的經營模式。

成立時間較長的新創企業,除了要增強價格優勢,就是加快擴張。以美國三藩市為基地的市內送貨服務商Postmates五年前已成立,目前是繼Uber及Lyft後美國第三大運輸相關程式,跟蘋果公司(Apple Inc.)、麥當勞及星巴克等大企業有合作協議。面對DoorDash及Uber等搶生意,該公司期望做到每程運費降至1美元,並計劃殺出美國100多個都會,打入英國倫敦市場。

另三年前成立、以三藩市為基地的餐飲速遞服務商DoorDash,一月融資時估值回落至10億美元之下,公司不得不將每次運費由6美元減至5美元,並籌備將服務擴展至餐飲以外,務求最快達致有盈利。

另前年面世、專攻小童及老人等有需要人士的召車程式Shuddle,計劃提供專門服務加價20%。同在前年創立代客泊車程式Zirx Consumer Service就無奈退出消費者業務,專注商業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