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降準弄巧反拙

雖然美聯儲去年十二月開始加息,市場認為全球主要大國的貨幣政策出現分歧,即美國貨幣政策收緊,而歐洲、日本央行等則更寬鬆,但實際上全球經濟短期仍難復甦,衰退風險仍很大,很多國家的貨幣政策仍寬鬆再寬鬆,甚至多國央行已採取負利率政策。

人行行長周小川發表貨幣政策,指中國貨幣政策屬穩健中略偏寬鬆,與以往穩健的貨幣政策有很大不同,所以大家應對人行宣布降準不感意外,也是中國新一輪寬鬆貨幣政策的開始。

人行自三月一日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據中國央行的資料估計,此舉相當於向中國銀行系統注入約6,900億元流動性,使大型銀行存款準備金率降至17%。

這是中國政府通過確保低成本信貸,從銀行向企業和家庭借款者流動來刺激經濟增長的最新舉措。可見這次人行降準,就是要保證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充裕、貨幣與信貸適度增長,及為經濟改革創造新的貨幣金融環境。

人幣續貶引發走資

更重要的是,因早前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不僅導致國內資金大量流出,也令國外資金不願流入中國市場,使一月外匯佔款下降,導致人行基礎貨幣投入減少,市場流動性面臨緊縮。上星期貨幣市場利率突飆,很大程度上與這有關。但在人民幣匯率穩定前,人行寬鬆的貨幣政策只能被動地盯住人民幣匯率變化,否則很容易引發人民幣進一步貶值。

不過,人行突然降準,市場猜測這次降準的目的,究竟是為了一直下跌的股市還是為了正亢奮的一線房地產市場?市場歡呼可引資金流入股市,讓中國股市指數重新上漲。有人認為它將刺激二線甚至三四線房地產市場價格上漲,全面消化中國房地產庫存,一舉幾得。

○八年美國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央行都採取各種寬鬆的貨幣政策,無論是量化寬鬆,還是負利率政策,及中國降息降準也都如此。不過這種信貸政策過度擴張,令多國經濟陷入泥沼。

中國○九至一三年信貸過度擴張,這5年所放的信貸比之前64年還要多,吹起中國房地產泡沫,造成短期經濟繁榮,保證GDP增長。但這種「房地產化」經濟造就的繁榮所帶來的後遺症,無法在未來十幾年化解。

降準的長期負面影響根本無法估量,尤其是過度的信貸擴張,這種擴張也是人民幣幣值不穩的重要因素。中國央行宣布降準後,離岸人民幣兌換美元跌幅擴大;在岸人民幣兌換美元跌破6.55關口,一度觸及二月五日以來的最低點。

換句話說,在人民幣貶值預期未完全逆轉的情況下,中國央行在這時候無論是降準還是降息,負面影響肯定很大。若人民幣再藉人行貨幣政策的寬鬆而再貶值,由此再引發中資外逃,那麼降準釋出的流動性就會被中資外逃所抵銷。

不過,中國央行信用過度擴張的貨幣政策,或央行降準,有可能會讓當前一線城市的房價更加瘋狂,而且住房銷售及銀行住房按揭貸款也全面增長,其中個人住房貸款增長最快。

去庫存變谷大樓泡

央行降準為內地商業銀行增加更多可貸資金,以此保證住房按揭的貸款需求。今年政府以房地產去庫存化為目的,對住房市場進行全面加槓桿及減稅,引發內地不少城市房地產的搶空潮。這或向二三四線城市蔓延,掀起另一波房地產炒作。

在這情況下,購買住房多為炒作,又有政府各方面的政策支持與推動,各地房價立刻變高也很正常。如果房價快速推高,不僅不少城市現有住房庫存很快就能消化,地方政府30萬億的債務負擔很快就會轉移到這些住房炒作者手上。

更重要的是,如果房價高漲,一波又一波的新住房很快就會動工,然後推出。在這情況下,政府希望透過寬鬆的貨幣政策及優惠稅收政策,來減少房地產庫存的意願就會適得其反,現在的房地產政策只會讓未來房地產庫存愈來愈多,只要有利潤,房地產開發商就會大量開發住房,地方政府就會大量賣地,情況或會失控。

經濟房地產化更危

這樣做短期內可降低地方政府債務,可讓房地產繁榮及GDP快速增長,但長期而言,這種「房地產化」引發的問題肯定會愈來愈大。政府希望透過谷起股市來救經濟,但沒有成功,現在只好再次吹大房地產泡沫,來讓地方政府擺脫債務危機,促進GDP增長。不過,從全球來看,根本就不可能透過這做法來達到目的,反而只會令中國陷入更深的困境之中。

易憲容

青島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